百词典

《步虚词 其四》

时间: 2025-05-02 14:25:41

诗句

步虚归太一,精心觐枢庭。

浮浮回极运,湛湛规中清。

五神谨诃卫,六位肃敉宁。

东溟升阳曜,西海生阴露。

炎光熺玄室,涌醴液朱陵。

骎骎粗秽除,绵绵淳粹凝。

妙用无边方,摄身游帝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5:41

原文展示

步虚归太一,精心觐枢庭。
浮浮回极运,湛湛规中清。
五神谨诃卫,六位肃敉宁。
东溟升阳曜,西海生阴露。
炎光熺玄室,涌醴液朱陵。
骎骎粗秽除,绵绵淳粹凝。
妙用无边方,摄身游帝青。

白话文翻译

步虚归向太一,精心向天庭进献。
浮云浮动回归极点,清澈的规矩中显得宁静。
五位神明谨慎地守护,六方神位肃穆而安宁。
东方的海洋升起阳光,西方的海洋生出阴露。
炎热的光辉照耀着玄妙的殿宇,甘美的液体涌现于朱红的陵墓。
骏马般的杂质被清除,细腻的纯粹凝聚于此。
无边的妙用在此显现,身心游荡于帝王的青天之中。

注释

  • 步虚:道教术语,指超脱于世俗,步入虚无的状态。
  • 太一:道教中最高的神明,象征宇宙的本源。
  • 精心觐枢庭:精心地向天庭进献,表达对神明的恭敬。
  • 五神:指五方神明,代表东南西北和中央。
  • 六位:指六个方位的神明,象征宇宙的整体。
  • 东溟、西海:古代对东西方海洋的称呼,象征天地的极限。
  • 炎光熺:炎热的光辉,象征神圣的光芒。
  • 骎骎:骏马奔腾的样子,形容迅速而有力的动作。
  • 妙用无边方:无边的妙用,展现出道教的道理和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景升,元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元末明初的重要人物,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著称。刘基的诗词作品融合了道教思想,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创作背景

《步虚词》系列诗作源于道教的思想,旨在表达诗人对道教哲学的理解与追求。创作于元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刘基通过这些诗作探讨宇宙的法则与人的生存状态,反映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步虚词 其四》是一首充满道教思想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道”的深刻理解和对宇宙规律的思考。诗中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妙的宇宙图景,体现出道教“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刘基通过对五神、六位的描写,表现了对宇宙秩序的尊重与向往。

诗中“浮浮回极运,湛湛规中清”一句,传达出一种人生哲学:在浮躁的世界中,追求内心的清净。这种对内心的追求和外界的超脱,正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描绘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营造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

此外,诗的最后两句“妙用无边方,摄身游帝青”,不仅展示了道教的智慧,也传达出一种精神自由的状态,令人向往。通过这些意象,刘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精神境界的探索,既是对自我内心的探寻,也是对宇宙法则的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步虚归太一:步入虚空,回归至太一,象征着对宇宙本源的追求。
  2. 精心觐枢庭:以虔诚的态度向天庭献上自己的祈愿。
  3. 浮浮回极运:云雾飘浮,回归至极点,象征着天地的循环与变幻。
  4. 湛湛规中清:在规矩中显得清净,表达了道教对理性与内心宁静的重视。
  5. 五神谨诃卫:五位神明警惕地守护,象征着宇宙的五个方位均有神明把守。
  6. 六位肃敉宁:六位神明安静而整齐,表现宇宙的稳定和宁静。
  7. 东溟升阳曜:东方的海洋升起阳光,象征着新的希望与生机。
  8. 西海生阴露:西方的海洋产生阴露,代表着自然的阴阳变化。
  9. 炎光熺玄室:炎热的光辉照耀着神秘的殿宇,展现出神圣的光辉。
  10. 涌醴液朱陵:甘美的液体涌现于红色的陵墓,象征着生命的滋养与丰盈。
  11. 骎骎粗秽除:快速地清除粗糙的污秽,象征着追求纯净的心境。
  12. 绵绵淳粹凝:细腻的纯粹凝聚,表达出道教对自然纯真的追求。
  13. 妙用无边方:无边的妙用展现,象征着道教的智慧与哲理。
  14. 摄身游帝青:身心游荡于帝王的青天之中,表达了追求自由与理想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步虚”比喻超脱世俗;“骏马般的杂质”比喻心灵的清净。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如“东溟升阳曜,西海生阴露”。
  • 排比:多次使用“神明”与“海洋”形成排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探讨宇宙的法则与人生的哲理,表现了作者对道教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神明的关系,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渴望,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超脱与自由,代表道教的核心思想。
  • 太一:象征宇宙的本源,体现了道教的哲学。
  • 五神、六位:象征宇宙的秩序与和谐。
  • 东溟、西海:代表天地的极限,暗示自然的循环。
  • 炎光、醴液:象征生命的滋养与神圣的光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步虚归太一”中的“太一”指的是?

    • A. 一种情感
    • B. 道教中的最高神明
    • C. 一种修炼方法
    • D. 一种哲学思想
  2. 诗中提到的“五神”主要象征:

    • A. 五种情感
    • B. 五个方位的神明
    • C. 五个季节
    • D. 五个元素
  3. “骎骎粗秽除”这一句表达的意思是:

    • A. 追求财富
    • B. 清除杂质,追求纯净
    • C. 对他人的批评
    • D. 享受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 老子
  • 《庐山谣》- 王维
  • 《长恨歌》-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道德经》与《步虚词》的对比:两者均体现了道教思想,前者侧重于道德与自然法则,后者则通过诗歌表现对宇宙的感悟。
  • 《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诗歌研究》
  • 《刘基与元代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 已丑清明前一日,春露堂即事,时既 点绛唇(妙香檐卜) 点绛唇 点绛唇 点绛唇 点绛唇 咏杨花 点绛唇·闻说修行 点绛唇 秋闺图 点绛唇 点绛唇 寄吴夫人小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髟字旁的字 清浊难澄 见始知终 方正贤良 转愁为喜 死心眼 不茶不饭 口字旁的字 祖考庙 全璧归赵 鳥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钓饵 毛字旁的字 神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