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步虚词 其三》

时间: 2025-07-31 15:08:49

诗句

重阳峨宝阙,众星拱高垣。

寥寥太虚庭,巍巍无极尊。

白虎伏右騑,青龙承左辕。

玄武后躨跜,长离前腾骞。

黄灵正常居,万有归一元。

希微眇稊粟,浩荡灸乾坤。

高卑各奠位,神化无穷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5:08:49

原文展示:

重阳峨宝阙,众星拱高垣。
寥寥太虚庭,巍巍无极尊。
白虎伏右騑,青龙承左辕。
玄武后躨跜,长离前腾骞。
黄灵正常居,万有归一元。
希微眇稊粟,浩荡灸乾坤。
高卑各奠位,神化无穷源。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的高阙上,众星环绕着高高的城墙。
寥落的太虚之庭,巍峨的无极尊显得庄严。
白虎伏在右侧,青龙承载着左边的车辕。
玄武在后踱步,长离在前飞腾。
黄灵安稳地居住,万物都归于一元。
微小的事物如稊粟般细小,浩荡的力量灸烤着整个天地。
高低各自安放自己的位置,神化的源头无穷无尽。

注释: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 :高耸的样子。
  • 宝阙:指高耸的宫阙或楼阁。
  • 太虚:指虚无缥缈的空间。
  • 无极尊:指无极的尊贵境界。
  • 白虎、青龙、玄武、长离:四象,分别代表方位和力量。
  • 黄灵:指道教中的一种神灵。
  • 希微:微小、细微的意思。
  • :指用火烤,象征着热烈的力量。
  • 乾坤:天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梦得,号千秋,元代末年的杰出文学家,官至右丞相。他不仅精于诗词,还擅长散文和辞章。刘基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与哲理的思考,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

创作背景:

《步虚词》系列是刘基在道教文化影响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宇宙、天地与人类关系的思考。这首诗是在重阳节时写的,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与感悟。

诗歌鉴赏:

《步虚词 其三》以其深邃的宇宙观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刘基对道教哲学的理解与体悟。诗的开头提到“重阳峨宝阙”,即以重阳节这一特殊时刻为背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节日的庆祝。随后,作者描绘了星辰环绕的高墙,展现了宇宙的辽阔与神秘。诗中多次提到的四象(白虎、青龙、玄武、长离),不仅是天地的象征,亦暗示了自然力量的调和与对立。

诗的中段则通过“黄灵正常居,万有归一元”表达了道教的核心思想:万物归一,强调了宇宙的统一性和自然法则的和谐。最后几句“高卑各奠位,神化无穷源”,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探讨了高低、大小之间的关系以及神秘力量的源头。

整体来看,诗作以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丰富的宇宙意象,展示了刘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阳峨宝阙,众星拱高垣:重阳节的高阙上,星星环绕着高耸的城墙,表示节日的庄重与宇宙的神秘。
  2. 寥寥太虚庭,巍巍无极尊:空旷的太虚之庭,巍峨的无极尊显得庄严,突显了宇宙的广阔和深邃。
  3. 白虎伏右騑,青龙承左辕:白虎和青龙分别象征着力量和方向,描绘了自然的对称与和谐。
  4. 玄武后躨跜,长离前腾骞:玄武与长离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四象的意象,表现了力量的运动与变化。
  5. 黄灵正常居,万有归一元:万物归一,强调了道教的和谐思想。
  6. 希微眇稊粟,浩荡灸乾坤:微小的事物和浩荡的力量,表现出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
  7. 高卑各奠位,神化无穷源:强调了万物各有其位,体现了自然的秩序与神秘力量的无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神话元素结合,增强了诗的神秘感。
  • 对仗:如“白虎伏右騑,青龙承左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对称美。
  • 象征:四象及黄灵等元素象征着自然力量与道教哲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宇宙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强调万物归一、自然和谐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 宝阙:代表高贵与神圣的空间。
  • 四象:象征自然力量的平衡与对立。
  • 黄灵:道教中和谐力量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和谐
    C. 宇宙的神秘
    D. 以上都是

  2. 诗中提到的四象有哪些?
    A. 白虎、青龙、玄武、长离
    B. 虎、龙、蛇、鸟
    C. 风、火、水、土
    D. 山、河、海、天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个人情感
    B. 道教的和谐思想
    C. 对历史的反思
    D. 自然的美

答案:

  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但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抒发。
  • 《登高》: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哲理与壮阔。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道教文化与诗词》
  • 《刘基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韩碑 西溪 小园独酌 赠白道者(一作咏史第二首) 龙池 为有 春游 故驿迎吊故桂府常侍有感 哭刘司户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昭开头的成语 匈横 高字旁的字 向结尾的成语 济弱扶危 尊服 凵字底的字 礌礌落落 笔政 立刀旁的字 代人受过 人字头的字 鼓噪而起 坐不安席 閠字旁的字 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重甥 万事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