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拔蒲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1 01:45:56

诗句

拔蒲复拔蒲,织作波纹簟。

无处寄相思,秋风露莲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5:56

原文展示

拔蒲复拔蒲,织作波纹簟。
无处寄相思,秋风露莲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风中拔蒲的情景,蒲草的细长叶子编织成的波纹席子,象征着他心中的思念无处寄托。面对秋风和露水下的莲花,诗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注释

  • 拔蒲:拔取蒲草,蒲草是一种常见的水边植物,常用于编织席子。
  • 波纹簟:波纹席子,形容席子上有波纹状的图案。
  • 无处寄相思: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
  • 秋风露莲淡:秋风萧瑟,露水打湿了莲花,给人一种清冷淡雅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季高,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感伤的情绪。

创作背景

《拔蒲三首》是刘基在秋天时写的,反映了他在自然景色中对人世间情感的感悟。此时,正值人生的沉思与感慨之际,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短却意境深远,通过“拔蒲”这一动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蒲草的拔取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反思。诗中的“波纹簟”则不仅是自然物象的描绘,更是思念情感的具象化,仿佛在编织着心中那份难以言表的情绪。接下来的“无处寄相思”更是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在深秋时节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最后一句“秋风露莲淡”,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莲花在露水中显得清冷而孤寂,恰如诗人的心境。整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了复杂的情感,使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拔蒲复拔蒲:反复拔取蒲草,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
  • 织作波纹簟:用蒲草编织成席子,象征着思念的编织与复杂。
  • 无处寄相思:思念之情无处可寄,表达了内心的孤独感。
  • 秋风露莲淡:秋天的风和露水让莲花显得清淡,这样的景象反衬了诗人的忧伤。

修辞手法

  • 对偶:前两句“拔蒲复拔蒲”和“织作波纹簟”形成对偶,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思念比作编织的波纹,形象地表现了情感的复杂与细腻。
  • 意象:秋风、露水、莲花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突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感悟,展现了深秋时节的情感脆弱与思念之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蒲草:象征过去的回忆和思念。
  • 波纹:象征情感的起伏与变化。
  • 秋风:代表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莲花:象征纯洁与孤独,反映诗人的内心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拔蒲复拔蒲”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对过去的怀念
    B. 自然景色的描写
    C. 生活的艰辛

  2. “无处寄相思”是什么意思? A. 思念没有寄托
    B. 思念有很多地方
    C. 思念无可奈何

  3. 诗中的“秋风露莲淡”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伤感
    C. 无聊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刘基的《拔蒲三首》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思念,而白居易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与友人的情感交流。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分别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友人隐居 古意 赠司空拾遗 酬崔法曹遗剑 客中言怀 过故人陈羽山居 赠慧上人 海上别薛舟 送崔融 同赋龙沙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蛋碰石 走字旁的字 包含居的成语 山字旁的字 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毡的成语 耳字旁的字 运策决机 西萨摩亚 迷心 路绝人稀 奚其 烂板 买上嘱下 自字旁的字 捻巴 子字旁的字 交口荐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