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3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31:51
过闽关(二首)
作者: 刘基
漠漠轻云结晚阴,依依斜日挂遥岑。
炊烟忽起桑榆上,散作鲛绡抹半林。
在淡淡的轻云中,傍晚的阴影渐渐形成;依依的斜阳挂在遥远的山峰上。
炊烟突然在桑树和榆树上升起,飘散开来如同鲛绡,轻轻抹过半边林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鲛绡”一词常用来形容轻柔的东西,暗喻自然景色的柔美与轻盈。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季高,明代初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要谋士之一,参与了明朝的建立。刘基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怀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基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写作时,正值明代初期社会动荡,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过闽关》通过描绘傍晚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漠漠轻云结晚阴”,描绘出一种朦胧的意境,轻云飘散,似乎在预示着一天的结束。接着“依依斜日挂遥岑”,斜阳与远山的结合,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与空间感,给人一种温柔而又辽阔的感觉。
“炊烟忽起桑榆上”则引入了人们的生活场景,炊烟的升起象征着温暖的家庭气息,带来了生活的气息和生机。最后一句“散作鲛绡抹半林”,将炊烟比作轻薄的鲛绡,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展现了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题,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基
D. 白居易
“炊烟忽起”中,炊烟的升起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忙碌
B. 生活的温暖
C. 自然的宁静
D. 人生的无常
诗中“鲛绡”指的是什么?
A. 鱼类
B. 轻薄的绸缎
C. 森林
D. 山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刘基的《过闽关》更注重生活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将自然景色与哲理思考结合得更为紧密。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