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风》

时间: 2025-04-27 03:46:29

诗句

迥拂来鸿急,斜催别燕高。

已寒休惨淡,更远尚呼号。

楚色分西塞,夷音接下牢。

归舟天外有,一为戒波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46:29

原文展示:


——李商隐

迥拂来鸿急,斜催别燕高。
已寒休惨淡,更远尚呼号。
楚色分西塞,夷音接下牢。
归舟天外有,一为戒波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风的急促和寒冷。鸿雁急匆匆地飞来,斜着身子催促着别的燕子高飞。此时天气已寒,显得惨淡无光,更远处的呼号声依旧在空中回荡。楚地的色彩分割了西塞,夷族的声音连接着下牢。在天边有归来的船只,这一切都在警示着波涛的危险。


注释:

字词注释:

  • :远离,形容鸿雁飞来时的急促。
  • :擦拭,轻柔地飞过。
  • 来鸿:指的是从北方飞来的鸿雁,象征着旅途中的归来。
  • 别燕:指分别的燕子,暗指飞离的友人或亲人。
  • :形容天气的寒冷。
  • 惨淡:悲惨而暗淡的景象。
  • 楚色:指楚地的色彩,通常与温柔的情感有关。
  • 夷音:夷族的语言,象征外族的声音。
  • 归舟:归来的船只,象征着归属与希望。
  • :警惕,提示可能的危险。
  • 波涛:海浪,象征着人生的波折。

典故解析:

  • 西塞:古代地名,指的是长江与洞庭湖交汇之处,常用以象征南国的美景与温柔。
  • 楚色:楚地的文化和风情,以其温婉著称,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细腻、深刻而著称,作品常常充满了丰富的情感与复杂的意象。他的诗歌多描绘爱情、人生和自然,常常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风》创作于李商隐的晚期,正值唐朝衰落的时期,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过往的思念。诗中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风》从表面看似乎只是在描写风的急促和寒冷,但实际上却蕴含了诗人深刻的情感。全诗通过描绘鸿雁与燕子的飞行,展现人们在离别后的孤寂与惆怅。特别是“已寒休惨淡”一句,揭示了季节变迁带来的情感转变,不仅是自然界的寒冷,也暗示了人际关系的疏离。

诗中“楚色分西塞,夷音接下牢”表达了地域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突显了诗人对多元文化的思考与接受。在这段旅途中,归舟的意象暗示了希望和归属,但“戒波涛”则提醒人们在追寻归属的过程中要有警觉,人生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感悟。通过自然景象来折射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现了李商隐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功力与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迥拂来鸿急:描绘了鸿雁急速飞来,象征急切的归来之情。
  2. 斜催别燕高:燕子斜飞,催促着离别的友人,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
  3. 已寒休惨淡:已经感受到寒冷,景色显得惨淡,暗示内心的孤独。
  4. 更远尚呼号:远处传来的呼号声,加重了离别的愁苦。
  5. 楚色分西塞:楚地的色彩分割了西塞,象征着地域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6. 夷音接下牢:夷族的声音联系着下牢,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织。
  7. 归舟天外有:归来的船只在天边,象征着归属感和希望。
  8. 一为戒波涛:警惕海浪的波涛,暗示人生的起伏与不确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鸿雁与离别的情感相联系,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形成对仗工整的效果,如“来鸿急”与“别燕高”相对。
  • 拟人:通过“呼号”表达出风的声音,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离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警惕。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鸿雁:象征归来与思念。
  • 燕子:象征离别与友谊。
  • 寒冷:象征孤独与凋零。
  • 归舟:象征希望与归属。
  • 波涛:象征人生的波折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来鸿”指的是什么? A. 归来的船只
    B. 飞来的鸿雁
    C. 离别的亲友

  2. “已寒休惨淡”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景象的变化
    B. 诗人的孤独情感
    C. 友人的归来

  3. “戒波涛”在诗中有何寓意?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人生的警惕
    C. 对自然的感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枫桥夜泊》——张继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在李商隐的《风》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而在张继的《枫桥夜泊》中,则是通过夜晚的宁静与渔火映衬出孤独与思乡之情。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李商隐更为细腻而复杂,张继则更显简洁明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点绛唇(南香含笑) 点绛唇 点绛唇·辛酉春仲别袁秘书长洁珊 点绛唇 题《落花人独立图》 点绛唇 光泽道中憩古寺作 点绛唇 春草。忆仙品 点绛唇 点绛唇 素馨花灯 点绛唇 戏题自画绯桃新柳小幅 点绛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童叟无欺 束手坐视 入字旁的字 拉洋片 韦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含冤莫白 想望丰采 斩将刈旗 泥浊 吞纸抱犬 燕约莺期 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路远迢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