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5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0:09
春日郊居酬友人见贻
作者: 崔涂 〔唐代〕
荒斋原上掩,不出动经旬。
忽觉草木变,始知天地春。
方期五字达,未厌一箪贫。
丽句劳相勉,余非乐钓纶。
在荒凉的书斋中,我的窗户紧闭,已经好几天不出门了。忽然间,发现草木已经变绿,才意识到春天已经来到。原本期待能有五言诗的佳作传来,却不觉得厌倦于一筐的清淡。虽说美好的诗句需要互相勉励,我却并不乐于去钓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写春天的变化和隐居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一种隐逸的情怀。
作者介绍: 崔涂(约703年-约770年),字子韬,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员。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生活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春季,诗人因隐居生活而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表达了对友人赠诗的期待与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知足。
《春日郊居酬友人见贻》是一首描写春日隐居生活的诗,诗人通过简单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隐居生活的清淡。诗的开头“荒斋原上掩,不出动经旬”,展现了诗人独处的状态,透出一丝孤独与宁静。随着“忽觉草木变,始知天地春”,诗人突然意识到春天的到来,这种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友人诗作的期待与自我反思,虽然生活清贫,但他对诗句和友人之间的情谊依旧珍视。这样的表达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知足,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世界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表现了春日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宁静,既有对友谊的珍惜,也有对生活的沉思,是一幅美好的田园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和对隐居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感知到春天的到来?
A. 出门散步
B. 看草木的变化
C. 听鸟鸣
诗人对友人的期待是什么?
A. 一首五言诗
B. 一封信
C. 一次拜访
诗中提到的“箪贫”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生活的简朴
C. 一种器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