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5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0:08
寄青城山颢禅师
作者: 崔涂 〔唐代〕
怀师不可攀,师往杳冥间。
林下谁闻法,尘中只见山。
终年人不到,尽日鸟空还。
曾听无生说,应怜独未还。
全诗翻译:
我心中对师父的崇敬却无法亲近,师父已经远离人间。
在树林下又有谁能听到他的教诲,尘世中只剩下孤独的山。
整年没有人来这里,归来的鸟儿在空中徘徊。
我曾听无生禅师说过,应当怜惜那些还未归来的孤独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崔涂,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性情清逸,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尤其擅长山水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崔涂对青城山颢禅师的怀念之时,反映了他对师父的敬仰和对禅宗理念的思考。青城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象征着清静与超脱。
这首诗以对禅师的怀念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师父的深情与对超脱境界的向往。首联“怀师不可攀,师往杳冥间”,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师父无法亲近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失落感。接着,诗人通过“林下谁闻法,尘中只见山”描绘出一种孤独的境地,既有对世俗的反思,又体现了对禅宗教义的探求。
诗中的意象“鸟空还”呈现出一种循环的孤独感,反衬出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曾听无生说,应怜独未还”则引导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提醒读者珍惜那些尚未达到理想境界的人,传递出一种关怀与怜悯。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师父的怀念,更是对人生、孤独和禅宗思想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崔涂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表达对师父的怀念、对孤独的思考以及对禅宗教义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无生”指的是谁?
A. 一位禅师
B. 一位文人
C. 一位历史人物
诗中“终年人不到”的意思是?
A. 一年四季有人来
B. 整年没有人来
C. 只有鸟在空中飞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师父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思考
C.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