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2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6:33
减字木兰花 其三
西山岩桂。常恨香闻烟雨外。
何似君家。戏彩堂前早试花。
黄金千粟。风撼芳条香馥馥。
一剪无多。桃李漫山奈俗何。
这首词描绘了西山上的岩桂,常常遗憾它的香气只在烟雨之外飘散。比起你家,倒不如在戏台前早早试花。黄金般的千粟,风摇曳着芳香的枝条,香气四溢。一剪的花朵并不多,而山上的桃李却满是,究竟与世俗有什么关系呢?
此词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桃李”常用于比喻人际关系,象征着美好的友谊或情感。
周紫芝(约1080年-约1150年),字子美,号紫芝,宋代词人,擅长写词,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他的词风清新洒脱,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词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
《减字木兰花 其三》是一首以自然景象为背景的抒情词,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优美景色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淡然。开头描绘西山的岩桂,点出香气常常被雨雾遮拦,展现出一种幽静的美感。接着通过对比,提到对方的家,暗示在轻松的戏台前试花的乐趣,体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后半部分“黄金千粟”与“桃李漫山”两句,进一步描绘出丰收的景象和繁盛的桃李,似乎在赞美世间的美好,然而“奈俗何”则又带有一丝对世俗的反思和淡然,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整首词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细腻,展现了周紫芝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词的主题在于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世俗繁华的淡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世俗的反思
C. 以上皆是
“黄金千粟”中的“黄金”用来形容什么?
A. 钱财
B. 稻穗
C. 夕阳
诗中提到的“君家”是指谁?
A. 朋友
B. 诗人自己
C. 不详
答案: 1.C 2.B 3.A
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周紫芝的词更显轻盈与细腻,苏轼则更显豪放与壮阔。两者都在各自的风格中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