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钱文季国博赴召》

时间: 2025-05-02 01:38:53

诗句

冲暑相迎慰寂寥,忍寒为别助萧条。

笑谈但喜频挥麈,梦想何尝到续貂,已辨犁锄供老圃,尚乘轺传吒公朝。

班联若问官联旧,说与思归不自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8:53

原文展示:

冲暑相迎慰寂寥,
忍寒为别助萧条。
笑谈但喜频挥麈,
梦想何尝到续貂,
已辨犁锄供老圃,
尚乘轺传吒公朝。
班联若问官联旧,
说与思归不自聊。

白话文翻译:

在炎热的天气里相迎,慰藉了我内心的寂寞;
忍受着寒冷的分别,却助长了我的萧条。
笑谈之中,乐于频频挥动手中的羽扇;
梦想之中,何曾想过能再续旧缘。
已能分辨犁锄,供养我那老旧的园圃;
仍然乘坐着车子,传递给公朝的消息。
如果班联问我与官联的往事,
我只好说思乡之情,无法自已。

注释:

  • 冲暑:迎接炎热的天气。
  • 相迎:迎接。
  • 慰寂寥:安慰内心的孤寂。
  • 忍寒:忍受寒冷。
  • 助萧条:加重了情感的萧条。
  • 挥麈:挥动羽扇,指轻松自得的状态。
  • 续貂:续写旧情。
  • 犁锄:指农具,象征着耕作生活。
  • 轺传吒:轺车传递消息。
  • 班联、官联:可能指朋友或同事的社交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诗人多有游历,喜欢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送别朋友文季国博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体现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和人生的无常。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用“冲暑”和“忍寒”对比,展现了在不同季节的别离情境。诗人在迎接朋友时感到孤寂,而在分别时又感到寒冷的萧条,情感的起伏渗透在字里行间。

中间部分通过“笑谈”和“挥麈”描绘出送别时的轻松氛围,然而“梦想何尝到续貂”一语又让人感受到一丝无奈与遗憾,似乎在说昔日的美好难以重现。

后四句则通过“犁锄”和“轺传吒”反映出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人虽已能应对生活,但对过去的情感依然无法忘怀。最后两句则暗示了对故友的思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全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透出一种人生的感慨与哲思,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冲暑相迎慰寂寥:在炎热的天气里迎接朋友,安慰了我内心的孤寂。
  2. 忍寒为别助萧条:忍受寒冷的分别,却加重了我的孤寂。
  3. 笑谈但喜频挥麈:在欢声笑语中,乐于频频挥动手中的羽扇。
  4. 梦想何尝到续貂:梦想中何曾想过能再续旧情。
  5. 已辨犁锄供老圃:已能分辨农具,供养我那老旧的园圃。
  6. 尚乘轺传吒公朝:仍然乘坐车子,传递给公朝的消息。
  7. 班联若问官联旧:如果班联问我与官联的往事。
  8. 说与思归不自聊:我只好说思乡之情,无法自已。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冲暑相迎”和“忍寒为别”,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如“挥麈”比喻轻松自在的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珍惜与对过往的追忆,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思乡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暑与寒:象征情感的冷热变化。
  • 麈与犁锄:分别代表轻松与生活的重负。
  • 轺车:象征传递信息与距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冲暑”指的是: A. 夏天的炎热
    B. 冬天的寒冷
    C. 春天的温暖

  2. “忍寒为别助萧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无奈与忧伤
    C. 轻松

  3. 诗中提到的农具“犁锄”象征着: A. 轻松的生活
    B. 努力与耕耘
    C. 遥远的回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花卿》:同样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李白的《送友人》:描绘离别情景。

诗词对比:

  • 曹彦约的《送钱文季国博赴召》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为送别诗,但前者更侧重于内心感受,后者则体现出壮志未酬的豪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值得深入比较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词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 泥谿 林塘怀友 对酒春园作 羁游饯别 忽梦游仙 寻道观 郊园即事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别人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和煦 金刃 一字师 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涛的成语 包含伟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秋毫不犯 小字头的字 舟字旁的字 抰振 奔离 儿字旁的字 柸珓 情见乎言 珍羞美味 另有洞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