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方蒙仲高人亭》

时间: 2025-04-26 21:31:31

诗句

吾侪磊块胸,所见不相远。

借我竹外出,一榻供书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1:31

原文展示:

次韵方蒙仲高人亭
吾侪磊块胸,所见不相远。
借我竹外出,一榻供书偃。

白话文翻译:

我们心胸磊落,所见的风景并不遥远。
请借我在竹林之外的一个地方,
让我有一个可以安静阅读的榻榻米。

注释:

  • 磊块:形容胸怀宽广、气度非凡。
  • 所见不相远:所见的风景并不遥远,暗示眼前的景色很美。
  • 借我竹外出:请求借助竹林外的空间,表示对自然的向往。
  • 一榻供书偃:用一个榻榻米来供我安静地阅读、休息。

典故解析:

  1. 竹外: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高洁、坚韧。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2. 书偃:指的是读书、休憩,隐喻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安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方岳,字仲高,号蒙仲,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或许是在与友人相聚时,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清静与隐逸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虽然短小,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开篇以“吾侪磊块胸”自称,表现出一种自信与坦荡,既是对自己内心的肯定,也是对周围环境的赞美。接下来的“所见不相远”,不仅表达了视野的开阔,更隐含了诗人心灵的远大理想。诗人向往的是那种身心俱静的状态,能够在竹林之中安静地读书,享受宁静的生活。整体结构上,诗人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深远的意境,体现了他淡泊明志、追求自然与内心平和的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理想与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吾侪磊块胸:自我描述,展现胸怀宽广的气质。
    • 所见不相远:强调眼前的美景,传达出一种内心的满足。
    • 借我竹外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渴望,寻求一种理想的安静空间。
    • 一榻供书偃:最后以一个安静的环境来结束,强调了读书与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有着明显的对仗,提升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竹林象征高洁与隐逸,表明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高洁情怀。

意象分析:

  • :象征坚韧不拔的品格,也是隐逸文化的代表。
  • :代表知识与智慧,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世界的愿望。
  • :象征安静与休憩的空间,传达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吾侪磊块胸”中的“磊块”指的是什么? A. 不拘小节
    B. 心胸宽广
    C. 生活艰苦

  2. 诗中提到的“竹外”指的是什么? A. 城市
    B. 自然环境
    C. 学校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描述战争
    B. 追求安静与内心的宁静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

  • 李白的作品强调酒与月的孤独感,而方岳则侧重于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方岳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廖宪送牡丹用海棠韵复走笔戏和之 从郑少嘉求贡纲馀茶 其一 次韵许深父 送临武雷令 其二 五月十六日夜城南观月分韵得月字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平时兄弟间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昨过漕台庭前茶醾盛开已而詹体仁海棠和章及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陪安国舍人劳农北郊分韵得阑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弋字旁的字 若隐若显 癶字旁的字 一场欢喜忽悲辛 秃宝盖的字 包含耀的词语有哪些 寻开头的成语 日转千街 以讦为直 娇声娇气 靡颜腻理 黹字旁的字 混沌不分 斗字旁的字 喔咿儒睨 大国 校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