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5:22
原文展示:
梅收清风来,宇净实鉴揭。频年城南游,未有今夜月。呼舟泛微澜,游鱼亦出没。危榭倒影浮,倚槛凉入骨。举酒属西山,寒光动林樾。诸君兴未已,南阜上突兀。目极大江流,高情更超越。
白话文翻译:
梅花凋谢后,清风徐来,天空洁净如同明镜揭开。多年来在城南游玩,从未见过今夜这样的月亮。呼唤船只,泛舟于微澜之上,游鱼也在水中出没。高耸的楼台倒影在水中浮动,倚着栏杆,凉意透骨。举杯向西山敬酒,寒光在林间闪动。诸位朋友的兴致还未尽,南边的山丘上突兀而立。目光远眺大江的流动,高远的情怀更加超越。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文学家、思想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城南夜游时所见的美景,特别是那夜的明月,以及与友人共赏月色的愉悦心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城南夜游时所见的美景。诗中,“梅收清风来,宇净实鉴揭”开篇即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明净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频年城南游,未有今夜月”表达了作者对今夜月色的特别喜爱。诗中的“呼舟泛微澜,游鱼亦出没”以及“危榭倒影浮,倚槛凉入骨”等句,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增强了诗的画面感。最后,“目极大江流,高情更超越”则抒发了作者高远的情怀,使全诗意境更加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城南夜游时所见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明月、清风、游鱼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体现了作者高远的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梅收清风来”中的“梅收”指的是什么? A. 梅花盛开 B. 梅花凋谢 C. 梅花飘落 D. 梅花结果
“宇净实鉴揭”中的“实鉴揭”比喻了什么? A. 天空 B. 水面 C. 镜子 D. 月亮
诗中“频年城南游”表达了作者对什么地区的熟悉和喜爱? A. 城北 B. 城南 C. 城东 D. 城西
“未有今夜月”强调了什么? A. 今夜月色的特别 B. 今夜月色的普通 C. 今夜月色的明亮 D. 今夜月色的暗淡
“呼舟泛微澜”描绘了什么情景? A. 夜游 B. 日游 C. 晨游 D. 午游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