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3:59
骤雨知何处,一溪秋水生。
苦吟肩鹤瘦,多病耳蝉鸣。
隐几惟便睡,挑包正倦行。
山深明月夜,乞我半窗清。
骤然来临的雨,不知从何而来,流淌而下的溪水在秋天里滋养着万物。因苦吟而瘦弱的肩膀像鹤一样,多病的我耳边常听到蝉鸣。躲在书桌旁只想小憩,挑着包袱正感到疲倦。山中深夜明月高挂,恳求你给我一扇窗户,让清辉洒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太多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鹤”常象征长寿与清高,表达诗人的不屈精神;“蝉鸣”则常与夏季和孤独联系在一起。
作者介绍: 文天祥,字仙根,号岳云,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于南宋时期,因抵抗元军而名留青史,后被俘并殉国。他的诗作充满了爱国情怀和悲壮气概。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诗人在国破家亡之际,身心俱疲,表达了对困境的深刻感受与无奈。
《又赋》是文天祥在艰难时刻创作的一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由的渴望。诗的开头以“骤雨”引入,象征着突如其来的困境和内心的动荡;接着,描绘了一幅秋水流淌的画面,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凄凉的感觉。诗人通过“苦吟”和“耳蝉鸣”表现出自己的孤独与病痛,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沉重。后两联则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状态,表达了他在困境中仍渴望得到一丝清明的月光,象征着希望与自由。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是文天祥在逆境中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由的渴望,贯穿着强烈的爱国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骤雨知何处”中的“骤雨”指的是什么?
诗中“山深明月夜”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乞我半窗清”中的“清”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文天祥的《又赋》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家国破碎的忧伤,但文天祥更多地体现在个人的孤独与渴望,而杜甫则倾向于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