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6:52
原文展示:
赤壁当年赋子虚,西风忽复到菰蒲。
蟾蜍影里千秋鉴,蟋蟀声中七月图。
诗思飘飘入云汉,歌声隐隐动江湖。
万家箫鼓连灯火,见说来年此事无。
白话文翻译:
在赤壁之战的古老岁月中,抒发了壮志豪情,西风又一次吹拂着水边的菰蒲。
在蟾蜍的影子下,映照出千年的历史,而在蟋蟀的歌声中,描绘出七月的图景。
诗的思绪如云彩般飘荡升腾,歌声在江湖间轻轻回荡。
万家的笛声和鼓声交织在灯火中,听说明年这样的场景将不再重现。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子华,号山泉,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诚和气节闻名,曾多次参与抵御外敌的斗争。文天祥的诗作常表现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文天祥被俘后,反映了他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索。正值七月,正值盛夏,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悟及对未来的迷惘。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遭遇交织在一起。开篇的“赤壁当年”引出历史,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英雄豪情的时代。西风的到来则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变迁,菰蒲的描写则增添了自然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忧伤的氛围。接下来的“蟾蜍影里千秋鉴”一句,将历史的镜子与个人情感结合起来,既是对过往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诗思飘飘入云汉,歌声隐隐动江湖”描绘了诗人那种在音乐与诗意中寻找自由与解脱的渴望。最后,万家灯火的热闹场景,与“见说来年此事无”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对未来的无奈与悲观。这首诗在表现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与时代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蟾蜍影里千秋鉴”),拟人(如“歌声隐隐动江湖”),以及对仗(如“诗思飘飘入云汉”)。这些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情感更加深刻。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历史的思索与对未来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的交融。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赤壁”指的是哪场战役?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夷陵之战
诗中提到的“蟋蟀”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夏季的气息
C. 过往的回忆
“见说来年此事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未来的忧伤
C. 对现在的满足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描绘,但李白的风格更为豪放,而文天祥则多了一份沉思与忧伤。在情感基调上,两者虽然都怀古,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情壮志,文天祥则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对未来的思索。
参考资料:
通过这些分析和学习材料,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七月十三夜用灯牌字韵凑成一诗与诸宾一笑》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