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七月十三夜用灯牌字韵凑成一诗与诸宾一笑》

时间: 2025-05-07 09:46:52

诗句

赤壁当年赋子虚,西风忽复到菰蒲。

蟾蜍影里千秋鉴,蟋蟀声中七月图。

诗思飘飘入云汉,歌声隐隐动江湖。

万家箫鼓连灯火,见说来年此事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6:52

原文展示:

赤壁当年赋子虚,西风忽复到菰蒲。
蟾蜍影里千秋鉴,蟋蟀声中七月图。
诗思飘飘入云汉,歌声隐隐动江湖。
万家箫鼓连灯火,见说来年此事无。

白话文翻译:

在赤壁之战的古老岁月中,抒发了壮志豪情,西风又一次吹拂着水边的菰蒲。
在蟾蜍的影子下,映照出千年的历史,而在蟋蟀的歌声中,描绘出七月的图景。
诗的思绪如云彩般飘荡升腾,歌声在江湖间轻轻回荡。
万家的笛声和鼓声交织在灯火中,听说明年这样的场景将不再重现。

注释:

  • 赤壁:指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象征着英雄豪情。
  • 子虚:意指虚构的事物,可能指代诗人的理想或怀古之情。
  • 菰蒲:水边生长的植物,常用于描写江湖景色。
  • 蟾蜍:常与月亮相关联,象征长久的回忆。
  • 蟋蟀:夏夜的鸣叫声,营造出七月的氛围。
  • 箫鼓:指的是乐器,象征热闹的场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子华,号山泉,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诚和气节闻名,曾多次参与抵御外敌的斗争。文天祥的诗作常表现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文天祥被俘后,反映了他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索。正值七月,正值盛夏,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悟及对未来的迷惘。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遭遇交织在一起。开篇的“赤壁当年”引出历史,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英雄豪情的时代。西风的到来则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变迁,菰蒲的描写则增添了自然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忧伤的氛围。接下来的“蟾蜍影里千秋鉴”一句,将历史的镜子与个人情感结合起来,既是对过往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诗思飘飘入云汉,歌声隐隐动江湖”描绘了诗人那种在音乐与诗意中寻找自由与解脱的渴望。最后,万家灯火的热闹场景,与“见说来年此事无”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对未来的无奈与悲观。这首诗在表现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与时代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赤壁当年赋子虚”:回忆赤壁之战,感慨英雄辈出。
    • “西风忽复到菰蒲”:西风再临,带来自然的清凉与历史的叹息。
    • “蟾蜍影里千秋鉴”:蟾蜍的影子映照出千年的历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蟋蟀声中七月图”:蟋蟀的鸣叫融入七月的图景,增添了夏日的气息。
    • “诗思飘飘入云汉”:思绪如云,飘向遥远的未来。
    • “歌声隐隐动江湖”:歌声在江湖间轻轻荡漾,传递着情感。
    • “万家箫鼓连灯火”:热闹的场景,描绘出人们的欢聚。
    • “见说来年此事无”:暗示未来的无常,带有感伤。
  •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蟾蜍影里千秋鉴”),拟人(如“歌声隐隐动江湖”),以及对仗(如“诗思飘飘入云汉”)。这些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情感更加深刻。

  •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历史的思索与对未来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的交融。

意象分析:

  • 赤壁:象征历史的浩荡与英雄之志。
  • 西风:象征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蟾蜍:映照历史的深邃,承载着千年的故事。
  • 蟋蟀:代表夏季的生命力与自然的韵律。
  • 箫鼓:象征人们的欢聚与热闹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赤壁”指的是哪场战役?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夷陵之战

  2. 诗中提到的“蟋蟀”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夏季的气息
    C. 过往的回忆

  3. “见说来年此事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未来的忧伤
    C. 对现在的满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描绘,但李白的风格更为豪放,而文天祥则多了一份沉思与忧伤。在情感基调上,两者虽然都怀古,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情壮志,文天祥则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对未来的思索。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文天祥诗文集》

通过这些分析和学习材料,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七月十三夜用灯牌字韵凑成一诗与诸宾一笑》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张时斋书生也坐穷以星学资身赠其远行 次韵云岫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 次韵侄溥到云南外家回 次韵椿长老惠莲花扇 夜梦在旧京忽闻卖花声有感至于恸哭觉而泪满枕上因趁笔记之 鹧鸪天(和黄虚谷石榴韵) 次韵东平赵孟益游北山寺 正月四日到张车偶成 送儿沆再之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黄钟瓦釜 方字旁的字 玄蚪 通达谙练 閠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定结尾的成语 傍亮儿 雨沐风餐 肘腋 重垣叠锁 屎诗 谨刻 丶字旁的字 尔结尾的成语 当耳旁风 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