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2:38
锦袍何处,向旧江衰草寒芦萧瑟。
瀛馆神仙挥玉尘,唤醒诗酒魂魄。
走电飞虹,惊涛触石,举目乾坤窄。
油然归去,短篷多载风月。
好在雨外云根,水边石上,鸥鹭盟重结。
见说西湖湖上路,香沁梅梢新雪。
驾白麒麟,鞭青鸾凤,次第孤山客。
吾今西啸,寄诗先与逋仙说。
这身锦袍如今到了哪里?我正对着那衰败的江面,寒草和芦苇凄凉萧瑟。
在瀛洲的神仙们挥洒着玉尘,唤醒我那沉醉于诗酒中的魂魄。
电闪雷鸣,飞虹穿空,惊涛拍打着岩石,仰望四周,天地显得狭窄。
不禁想要回去,短篷舟上载着风月的悠然。
好在雨后云根处,水边石上,鸥鹭在重重的盟约中交融。
听说西湖的湖上小路,梅花的新雪香气扑鼻。
我驾着白麒麟,鞭策青鸾和凤,依次到达孤山的客人。
我如今在西边啸歌,愿意把诗先寄给那位隐居的仙人。
黎廷瑞,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他的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酹江月》创作于诗人对江南水乡的追忆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时,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和诗酒生活的向往与感慨。诗中描绘的江面景象与自然意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酹江月》是一首融合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江面的寒草与萧瑟,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以“锦袍何处”引入,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随着笔触深入,诗人描绘了神仙挥洒玉尘的场景,唤醒了他对诗酒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灵动与渴求。
全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如“白麒麟”和“青鸾凤”,这些神话中的象征物增添了诗的神秘感和高雅气质。同时,诗中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如雨后的云根、梅花新雪等,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最后,诗人以“吾今西啸”结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居仙人的敬仰。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的风范及其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极具艺术价值。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江南水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展现了他对诗酒生活的憧憬。
诗中的“锦袍”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麒麟”代表什么?
诗人对西湖的描绘用来表达什么?
答案:
《酹江月》通过对江南水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水调歌头》则以更为宽广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