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1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12:29
梦回残月转长廊,何处僧归半夜航。
水色不随山色改,风声偏助雨声狂。
依依鹈鸊栖林樾,个个芙蓉隔石塘。
幽兴杳然从此远,不堪渔笛起沧浪。
在梦中回到那残月照耀的长廊,想知道那位僧人半夜从何而归。
水的颜色并没有随着山的颜色而变化,风声偏偏助长了雨声的狂怒。
依依的鹈鸊栖息在林间的树影中,个个的芙蓉花隔着石塘。
幽静的兴致从此远去,无法忍受渔舟的笛声在沧浪中起伏。
此诗虽无明显的典故,但“鹈鸊”和“芙蓉”均为水边常见的意象,反映出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李义壮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貌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李义壮在海珠湖边游览时所作,描绘了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思绪,折射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的追忆。
《雨后海珠登眺 其一》是李义壮在雨后登高望远时所作,诗中展现了一幅清新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一个雨后清新的江南水乡。开篇“梦回残月转长廊”,引入了梦境与现实的交错,营造出一种恍惚的意境,令人感受到那种微妙的时空变化。接着,诗人描绘了雨后的景象,水色与山色的对比,风声与雨声的交织,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冲突。尤其是“依依鹈鸊栖林樾,个个芙蓉隔石塘”,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自然的生机与美感。最后,诗人感慨幽兴的远去,渔笛声起,令人感到一种惆怅与无奈。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雨后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的追忆,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鹈鸊”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花
C. 一种山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惆怅
C. 愤怒
“不堪渔笛起沧浪”中“沧浪”指的是什么?
A. 大海
B. 江河
C. 湖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