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谒陵道中》

时间: 2025-05-01 00:32:51

诗句

西北半明灭,悲风催夕阴。

紫云团隧道,红叶入霜林。

天地河山老,松楸雨露深。

遣弓攀莫及,回首罢登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2:51

原文展示:

西北半明灭,悲风催夕阴。
紫云团隧道,红叶入霜林。
天地河山老,松楸雨露深。
遣弓攀莫及,回首罢登临。

白话文翻译:

西北的天空渐渐变得暗淡,悲伤的风催促着黄昏的阴影。紫色的云彩像是凝聚在隧道上,红色的枫叶映衬在霜冻的树林里。天地和山河已然苍老,松树和楸树在雨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深邃。我试图向上攀登,但却无法到达,回首望去,只能罢休,不再登高。

注释:

  • 明灭:明亮与暗淡交替,形容天色的变化。
  • 悲风:指带有悲伤情绪的风,给人以凄凉的感觉。
  • 隧道: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云彩的聚集,形成一种幽暗的空间。
  • 霜林:霜冻后的树林,给人一种冷峻的感觉。
  • 遣弓:意为放下箭矢,象征着放弃或不再追求。
  • 攀莫及:形容无法攀登到达某个高度,暗示追求的渺茫。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天地河山老”可以看作对自然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生命短暂的哲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义壮,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成于诗人某次旅行途中,面对自然景象的感触,表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谒陵道中》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诗,诗人在西北的黄昏时分,面对悲风与暮色,内心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即以“西北半明灭”的景象引入,渲染出一种阴郁的氛围,悲风的吹袭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接着“紫云团隧道,红叶入霜林”的描绘,既有视觉的美感,又蕴含着深刻的情感,诗人与自然的互动更显得生动而真实。

“天地河山老,松楸雨露深”的句子则引发出对自然长久存在的感慨,时间在不断流逝,唯有山河依旧。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人类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同时,最后两句“遣弓攀莫及,回首罢登临”则更是点明了诗人的无奈与放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和对自然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西北半明灭:描绘了西北天空的渐暗,传达了即将来临的黄昏氛围。
    2. 悲风催夕阴:悲凉的风加快了黄昏的来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3. 紫云团隧道:紫色的云彩浓厚,营造出一种幽深的意境。
    4. 红叶入霜林:秋天的红叶与霜冻的树林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丽。
    5. 天地河山老:自然景象的持久与人类的短暂形成强烈对比,表达出对时间的感慨。
    6. 松楸雨露深:自然中松树和楸树的深邃,象征着生命的深厚与厚重。
    7. 遣弓攀莫及:放弃追求,象征对理想的无奈与现实的接受。
    8. 回首罢登临:最终选择放下,回首过去,表现出一种释然的情感。
  •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紫云团隧道”,将云彩比作隧道,渲染出一种神秘感。
    2.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拟人:悲风的描述带有情感色彩,使自然更具人性化。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西北:象征着远方与孤独。
  • 悲风:代表着悲伤与无常。
  • 紫云:象征着神秘与变化。
  • 红叶: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松楸:象征着坚韧与厚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北半明灭”描述的是哪个时段的景象?
    A. 早晨
    B. 中午
    C. 黄昏
    D. 午夜

  2. “遣弓攀莫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渴望成功
    B. 感到无奈
    C. 充满希望
    D. 不屑一顾

  3. 诗中提到的“红叶入霜林”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A. 夏天的繁盛
    B. 秋天的凋零
    C. 冬天的寒冷
    D. 春天的生机

答案: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李义壮的《谒陵道中》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而杜甫则是在面对个人与国事的忧愁中展现更为深沉的情感。两者虽主题相近,但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张某某著
  2. 《明代文学研究》——李某某撰
  3. 《诗经与古诗词解析》——王某某编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希望对《谒陵道中》这首诗有更深的理解与感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 代洋尾李氏寿柯竹圃 水龙吟(观竞渡) 水龙吟(癸丑江西持宪自寿) 水龙吟·中社诗友饯送建中学长返井研 水龙吟 北关外,头道桥东南有一池在郭达山下,俗名仙海子,西番妇女时于池畔嬉游,以寄无涯之思焉 水龙吟 悼佟副军长麟阁、赵师长登禹 水龙吟·庚辰二月,瓯社诸君集东山永嘉词人祠堂,公祭前瓯海道印林铁尊先生,招与会奠,敬献此词 水龙吟·太湖晚泊 水龙吟 水龙吟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字旁的字 仪幕 打边鼓 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钦味 志美行厉 弋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仰戴 而字旁的字 宏才远志 四点底的字 气宇不凡 猗与 强聒不舍 遗世绝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