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2:51
西北半明灭,悲风催夕阴。
紫云团隧道,红叶入霜林。
天地河山老,松楸雨露深。
遣弓攀莫及,回首罢登临。
西北的天空渐渐变得暗淡,悲伤的风催促着黄昏的阴影。紫色的云彩像是凝聚在隧道上,红色的枫叶映衬在霜冻的树林里。天地和山河已然苍老,松树和楸树在雨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深邃。我试图向上攀登,但却无法到达,回首望去,只能罢休,不再登高。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天地河山老”可以看作对自然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生命短暂的哲思。
作者介绍:李义壮,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成于诗人某次旅行途中,面对自然景象的感触,表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谒陵道中》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诗,诗人在西北的黄昏时分,面对悲风与暮色,内心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即以“西北半明灭”的景象引入,渲染出一种阴郁的氛围,悲风的吹袭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接着“紫云团隧道,红叶入霜林”的描绘,既有视觉的美感,又蕴含着深刻的情感,诗人与自然的互动更显得生动而真实。
“天地河山老,松楸雨露深”的句子则引发出对自然长久存在的感慨,时间在不断流逝,唯有山河依旧。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人类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同时,最后两句“遣弓攀莫及,回首罢登临”则更是点明了诗人的无奈与放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和对自然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西北半明灭”描述的是哪个时段的景象?
A. 早晨
B. 中午
C. 黄昏
D. 午夜
“遣弓攀莫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渴望成功
B. 感到无奈
C. 充满希望
D. 不屑一顾
诗中提到的“红叶入霜林”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A. 夏天的繁盛
B. 秋天的凋零
C. 冬天的寒冷
D. 春天的生机
答案:1. C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希望对《谒陵道中》这首诗有更深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