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1:10
酬李补阙
作者: 皇甫冉 〔唐代〕
十年归客但心伤,
三径无人已自荒。
夕宿灵台伴烟月,
晨趋建礼逐衣裳。
偶因麋鹿随丰草,
谬荷鸳鸾借末行。
纵有谏书犹未献,
春风拂地日空长。
在外漂泊十年归来,心中只感到伤感;
那三条小径无人走动,已然荒芜。
夜晚宿在灵台,陪伴着烟雾和明月;
清晨急忙前往建礼,匆匆穿上衣裳。
偶尔因麋鹿而随草而行,
误以为鸳鸾借着我这末尾而飞翔。
即使有谏言的书信,仍未能上交;
春风轻拂大地,日子却在空荡荡地延长。
作者介绍: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皇甫冉归乡之际,正值他经历了十年的漂泊,内心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唐代正处于盛世之中,但政治的复杂与个人理想的追求之间的矛盾,使得诗人感到苦闷。
《酬李补阙》是皇甫冉在归乡后对人生感悟的深刻表达。全诗的情感基调充满了伤感与思索,诗人通过描写归乡后的荒凉景象,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十年归客但心伤,三径无人已自荒”,通过对时间的强调,凸显了归乡者的失落感,十年光阴让他对故乡的记忆已然模糊,周围的环境也因无人走动而显得荒凉。
接下来的“夕宿灵台伴烟月,晨趋建礼逐衣裳”描绘了诗人夜晚在灵台的孤独和清晨奔波于朝廷的忙碌,反映了他对事业的追求与无奈。诗中“偶因麋鹿随丰草,谬荷鸳鸾借末行”将自然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迷茫与不安。
最后两句“纵有谏书犹未献,春风拂地日空长”则是对自身理想的无奈与期待,春风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但日子却在无尽的空虚中延续,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富有情感,还通过自然意象的运用,深入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归乡后的失落与无奈展开,通过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思,表达了对故乡、事业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十年归客但心伤”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愤怒
D. 安宁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灵台”是指诗人心灵的栖息地。 (对/错)
填空题:诗中“晨趋建礼逐_____”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