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5:29
远怀不可道,历稔倦离忧。
洛下闻新雁,江南想暮秋。
澄清佐八使,纲纪案诸侯。
地识吴平久,才当晋用求。
时贤几殂谢,摛藻继风流。
更有西陵作,还成北固游。
归途限尺牍,王事在扁舟。
山色临湖尽,猿声入梦愁。
远方的思念无法用言语表达,经历了很多的离别与烦忧。在洛阳下听到了新来的大雁,想起了江南的暮秋。澄清的湖水伴随着八位使者,纲纪条理在于各地诸侯。大地早已识得吴地的平静,如今才应当向晋朝求取人才。时贤之士陨落了多少,诗文才华继续传承风流。还有西陵的作业,依旧会成为北固山的游览。归途上书信受限,王事在小舟之中。山色映衬湖水,猿声让人梦中愁苦。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精于诗文,作品风格清新、婉约,常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身处洛阳时,表达了对故乡江南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感慨。时代背景是唐代政治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感情交织,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寄江东李判官》是一首充满感情的古诗,展现了皇甫冉对故乡的思念及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远怀不可道"一句,便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思念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显得格外沉重。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洛阳的秋景与江南的思绪,展现了时空的交错与心灵的牵挂。
诗中提到的"新雁"和"暮秋"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随着诗意的展开,作者将目光转向政治,"澄清佐八使,纲纪案诸侯"显示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思考,反映了对国家治理的关心及对贤士的怀念。
最后几句,描绘了归途的愁苦与对生活的感慨,"山色临湖尽,猿声入梦愁"更是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愁苦交融,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情感体验。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都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境地,让人读后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政治、文化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由浓重的愁苦逐渐转向对理想与希望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远怀不可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友人的怀念
“江南想暮秋”中的“暮秋”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开
B. 秋天的萧索
C. 夏天的炎热
诗人对“时贤”的感慨主要是表达了什么?
A. 对人才的惋惜
B. 对政治的讽刺
C. 对历史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