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僧壁》

时间: 2025-05-05 09:38:17

诗句

晓望疏林露满巾,碧山秋寺属闲人。

溪头尽日看红叶,却笑高僧衣有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8:17

原文展示:

题僧壁
作者: 赵嘏 (唐代)
晓望疏林露满巾,
碧山秋寺属闲人。
溪头尽日看红叶,
却笑高僧衣有尘。

白话文翻译:

清晨望去,稀疏的树林上露水沾湿了我的衣巾,
碧绿的山中,秋天的寺庙适合闲人居住。
我在溪边整天观看红叶,
却只笑那高僧的衣服上沾有尘土。

注释:

  • 晓望:早晨眺望。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露满巾:露水沾湿了衣巾。
  • 碧山秋寺:青翠的山中秋天的寺庙。
  • 属闲人:适合闲人居住。
  • 溪头:溪边。
  • 尽日:整天。
  • 红叶:秋天的红色树叶。
  • 高僧衣有尘:高僧的衣服上沾有尘土。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高僧”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禅宗、清净无为的生活方式相联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赵嘏,字允升,号云溪,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曾任翰林学士,诗风清新,擅长五言古诗。
  • 创作背景:赵嘏生活于唐代盛世,社会相对安定,文人雅士常游山玩水,寄情于自然,表达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僧壁》是一首描绘自然与禅意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清晨宁静时光的细腻观察。开篇通过“晓望疏林露满巾”勾勒出一幅清晨树林的画面,露水润泽的景象生动而真实,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透彻的清新空气。接着,“碧山秋寺属闲人”则将视线引向秋季的寺庙,诗人在这幅图中显得悠然自得,似乎在此地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而后两句描写了诗人在溪边看红叶的情景,尽管身处美丽的自然中,心中却对高僧衣上的尘土产生了一种轻松的嘲笑。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尘埃的洒脱态度,也暗含对高僧清净生活的尊重与向往。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晓望疏林露满巾:早晨望去,稀疏的树林上露水沾湿了我的衣巾,描绘出清晨的宁静与自然气息。
    2. 碧山秋寺属闲人:青翠的山中,秋天的寺庙适合闲人居住,表达出对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
    3. 溪头尽日看红叶:在溪边整天观赏红叶,展现了诗人陶醉于自然美景中的惬意。
    4. 却笑高僧衣有尘:最后一句以轻松的语气调侃高僧的尘土,既表现了对高僧生活的轻松态度,又反映了作者对世俗尘埃的超然。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一种心境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对称和均衡,增添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闲适、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对高僧修行生活的尊重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露水:象征清新与生命力。
  • 红叶:代表秋天与时光流逝。
  • 高僧:象征修行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僧”象征什么? A. 世俗繁华
    B. 清净修行
    C. 乡村生活

  2. 诗中“碧山秋寺”指的是: A. 一座春天的庙宇
    B. 一个夏天的乐园
    C. 一座秋天的寺庙

  3. “溪头尽日看红叶”表达了诗人: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C. 对高僧的尊敬

答案: 1.B 2.C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诗词对比: 比较《题僧壁》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但《静夜思》更倾向于对亲情的思念,而《题僧壁》则强调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文学评论文章和研究书籍。

相关查询

潭州诗二首 潭州诗二首 水调歌(寿退休丞相) 退朝望终南山 【仙吕】赏花时_香径泥融燕 送羽衣之京 水西草堂 题孙君山亭 赠杨处厚 题陈侯竹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氏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跂息 彐字旁的字 九经三史 韋字旁的字 解甲释兵 巾字旁的字 包含却的词语有哪些 水沉 虬珠 指开头的成语 应接如响 编録 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宥过 苦雨凄风 无所不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