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6:35
御街行(赋帘) 高观国 〔宋代〕
香波半窣深深院。正日上花阴浅。青丝不动玉钩闲,看翠额轻笼葱茜。莺声似隔,篆醒微度,爱横影参差满。那回低挂朱阑畔。念闲损无人卷。窥春偷倚不胜情,仿佛见如花娇面。纤柔缓揭,瞥然飞去,不似春风燕。
在幽深的院子里,香波轻轻荡漾;正午的阳光照射下,花影显得浅淡。青丝轻轻摆动,玉钩闲挂,眼前翠绿的额头轻轻笼罩着葱茜的花朵。黄莺的歌声似乎隔着什么,微微清醒的篆刻,爱意在横斜的影子中交错。那次低垂在朱色栏杆旁,思念在闲暇中损耗,无人来卷起那份心情。我悄悄地窥视春天,偷得一丝愁绪,仿佛看见那如花般娇美的面容。轻柔地揭开,忽然飞去,不像春风中的燕子。
作者介绍:高观国,宋代词人,以清丽婉约的风格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女性的柔美。其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一个重视文人雅士生活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院中春日的景象及情感,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御街行(赋帘)》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诗中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与对美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诗的开头用“香波半窣”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院落,映衬出春日的温暖与宁静。接着,通过“青丝不动玉钩闲”,突出了女子的优雅与闲适,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与美好。随后,莺声与影子的描写增添了诗的动态美,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回忆往昔的“那回低挂朱阑畔”,诗人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由此转向了思念与惆怅,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一句“纤柔缓揭,瞥然飞去”,则用轻盈的语调结束了整首诗,令人感受到一种难以捕捉的美,仿佛一切美好都是转瞬即逝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春日的美景与女子的柔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爱情的细腻感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春天的到来?
A. 香波
B. 青丝
C. 莺声
D. 朱阑
诗中提到的“纤柔缓揭”主要形容什么?
A. 风
B. 雨
C. 女子
D. 花朵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伤感
B. 欢快
C. 忧愁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观国与李清照都擅长描写女性的柔美与生活的细腻,但高观国的作品更倾向于春日的生机与细腻情感,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的忧愁与对爱情的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