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0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03:20
高观国的《浣溪沙》
偷得韩香惜未烧。
吹箫人在月明桥。
草芳似待玉骢骄。
吹絮绣帘春澹澹,
隔香罗帐夜迢迢。
楚魂须著楚词招。
我偷偷得到了韩香,却舍不得去点燃它。
吹箫的人在月光下的桥上。
草木芳香似乎在等待骏马的骄傲驰骋。
轻轻吹起的絮飘荡在绣帘后,春天的气息淡淡地弥漫,
隔着香气的罗帐,夜色漫漫。
楚地的魂魄应当用楚词来招引。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高观国,字仲华,号易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浣溪沙》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索。
《浣溪沙》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在月明之夜的思绪与情感。首句“偷得韩香惜未烧”,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似乎诗人对生活中细腻而珍贵的瞬间充满感慨。接下来的“吹箫人在月明桥”,则勾画出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音乐的悠扬与月光的映照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忧伤的氛围。
“草芳似待玉骢骄”一句,草木的芳香与骏马的骄傲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活力的渴望与期待。而“吹絮绣帘春澹澹”则进一步深化了春天的气息,轻柔的絮飘荡在帘后,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柔情与淡淡的忧伤。
最后的“楚魂须著楚词招”,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诗人通过对楚文化的呼唤,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文化的依附。这种情感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得以传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故土文化的思念,情感细腻而深刻,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浣溪沙》的作者是谁?
“楚魂须著楚词招”中的“楚魂”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观国的《浣溪沙》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念,但高观国更侧重于自然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和深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