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5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8:47
末俗何由到古人,伤心祠室漫史存。
风榱雨栋那堪说,石刻污漫像设昏。
末俗如何能追溯到古人,令人伤心的祠室中漫溢着历史的痕迹。
风雨侵蚀的房屋怎能再说当年的辉煌,石刻模糊的像是沉睡在黑暗之中。
诗中提到的“古人”,可以理解为对古代圣贤的追慕和怀念。祠室常用于祭祀和纪念,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诗人在这里表达对古代文化的追溯和对现代社会的失落感。
李流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以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文化深度。
这首诗创作于李流谦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之时,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落和对古代美德的追忆。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人与现代的世俗,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追思和对现状的无奈。开头“末俗何由到古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当今社会的失望,仿佛古人的智慧和品德在当今已无处寻觅。接下来的“伤心祠室漫史存”则是对古代祭祀场所的感慨,即使历史的痕迹依然存在,但已被现代的风俗所淹没。诗中的“风榱雨栋”形象生动,展现了建筑的破败,寓意着文化的衰落和心灵的伤痛。“石刻污漫像设昏”,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沉重,古老的记忆被时间侵蚀,犹如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日渐模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切怀念与对现代社会的失落感。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传统文化的追忆与对现代社会的批判,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现状的失望。
诗中“末俗”指的是什么?
“伤心祠室漫史存”中的“漫”字意为?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答案:
以上内容为对李流谦《先公三池祠室学官相传占为公署同年李南才毅》一诗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