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6:49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九区混轨文,正宁垂衣裳。
公家转洪钧,一气斡混茫。
蛮夷奉琛贡,月窟东扶桑。
至今有遗黎,盛德登乐章。
溢庆久愈衍,丹穴俱鸾凤。
祖烈肖挺挺,德音续琅琅。
尊彛琢璠玙,荐庙流中黄。
铜符专城居,健翼翕不张。
黼座录故家,云路登方将。
省寺窥步武,禁闼觇翱翔。
相门出鼎槐,八叶有前芳。
一樗无所村,拥肿蔽道傍。
门户岌重大,挽首惭肯堂。
得邑万山间,昼夜鞭跛左牛右羊。
斗升赖急养,山海祈深藏。
古人重已知,漆炭固未偿。
靴板庭趋初,躔宿望煌煌。
委身大炉冶,正惧呵不祥。
丹鼎偿可舐,鸡犬同飞扬。
在这片大地上,文字和文化相互交融,衣裳轻垂,象征着正宁的安宁。国家的事务如同洪钧般转动,气氛混沌而深邃。蛮夷们来朝贡,月下的扶桑象征着东边的富饶。直到今天,还有一些遗留的百姓,因伟大的德行而享受着乐章的美好。庆典的喜乐延续已久,丹穴中栖息着鸾凤。祖先的光辉依然挺拔,德音如琅琅之声传承。尊贵的节日如璠玙一般被雕琢,庙宇中流淌着丰黄的香气。铜符象征着城市的安宁,强健的翅膀不再张扬。历史的座位记载着故乡的故事,云端上升起新的将领。寺庙中窥视着武士的步伐,禁闼上遥望着翱翔的鸟儿。门前的榆树如鼎般挺立,八叶的花香扑鼻而来。无处可归的樗树,阻碍了道路的畅通。门户摇摇欲坠,仰首叹息不敢入堂。在万山之间得到了这片土地,日夜驱赶着牛羊,努力谋生。斗量的收成依赖于急需的养分,山海之间祈求深藏的安宁。古人重视的智慧,漆与炭的价值依然未偿。靴板在庭中初踏,仰望星宿熠熠生辉。身心投入于大炉的熔炼,唯恐招致不祥的预兆。愿意舔舐丹鼎,鸡犬同飞在空中。
作者介绍:
李流谦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以历史和自然为背景,表达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发展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国家的盛世与历史的传承,表达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代上阆中章使君》是一首体现了李流谦深厚文化积淀的作品。全诗以丰富的历史典故和自然意象为基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诗中“九区混轨文,正宁垂衣裳”开篇即引人入胜,展现了国家的繁荣与文化的交融。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蛮夷奉琛贡,月窟东扶桑”传达了外族对中原文化的敬仰与向往,进一步增强了诗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内涵。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国家盛世的歌颂,也有对历史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尤其是“祖烈肖挺挺,德音续琅琅”一句,通过对祖先德行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美德的崇尚与传承的希望。这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盼,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邃和情感的厚重。
在修辞方面,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例如“健翼翕不张”形象地描绘了城市的安宁与繁荣,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工整严谨,内容上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李流谦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九区混轨文,正宁垂衣裳。
这句描绘了国家的繁荣与文化的交融,衣裳轻垂象征着安宁。
公家转洪钧,一气斡混茫。
国家事务如洪钧般流转,气氛深邃而混沌。
蛮夷奉琛贡,月窟东扶桑。
外族来朝贡,象征着对中原文化的向往。
至今有遗黎,盛德登乐章。
现在仍有百姓因德行而享乐,歌颂着盛大的德行。
溢庆久愈衍,丹穴俱鸾凤。
庆典的喜乐延续,象征着繁荣的象征。
祖烈肖挺挺,德音续琅琅。
祖先的光辉依然,德音如琅琅之声。
尊彛琢璠玙,荐庙流中黄。
象征尊贵的节日和丰黄的香气。
铜符专城居,健翼翕不张。
铜符象征城市的安宁,强健的翅膀不再张扬。
黼座录故家,云路登方将。
记录故乡历史的座位,云端上升起新的将领。
省寺窥步武,禁闼觇翱翔。
寺庙中观察武士的步伐,禁闼上遥望翱翔的鸟。
相门出鼎槐,八叶有前芳。
门前的榆树象征着历史的传承。
一樗无所村,拥肿蔽道傍。
无处可归的樗树,阻碍了道路的畅通。
门户岌重大,挽首惭肯堂。
门户摇摇欲坠,仰首叹息不敢入堂。
得邑万山间,昼夜鞭跛左牛右羊。
在万山之间得到了土地,日夜劳作。
斗升赖急养,山海祈深藏。
收成依赖于养分,山海之间祈求安宁。
古人重已知,漆炭固未偿。
古人所重视的智慧,依然未偿。
靴板庭趋初,躔宿望煌煌。
靴板在庭中初踏,仰望星宿熠熠生辉。
委身大炉冶,正惧呵不祥。
投身于大炉的熔炼,唯恐招致不祥。
丹鼎偿可舐,鸡犬同飞扬。
愿意舔舐丹鼎,鸡犬同飞在空中。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赞美、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体现出诗人对美德的崇尚与传承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蛮夷”指的是哪个群体?
“尊彛琢璠玙”中的“尊彛”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