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0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08:57
夜自西湖循瓮山同玉峰上人步归兰若
湖色冷春衣,沙禽夜尚飞。
路随山下转,僧伴月中归。
祗树藏金界,禅灯出翠微。
他年谢灵运,结社愿无违。
在夜晚,我沿着西湖走向瓮山,与玉峰上的人一起步行返回兰若。
湖面映着冷冷的春色,沙洲上的鸟儿在夜空中仍在飞翔。
小路随山势蜿蜒而行,伴随着月光,一个僧人回归的身影。
祗树下隐藏着金色的界限,禅灯在翠微间闪烁。
希望在未来的某年,能够像谢灵运一样,结社追求理想,愿望永不违背。
作者介绍:谢榛,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内心情感,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夜,诗人漫步于西湖之畔,灵感来源于自然景色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对理想社交生活的追求。
《夜自西湖循瓮山同玉峰上人步归兰若》是一首抒情山水诗,展现了作者在春夜之中游历西湖的情景。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清幽,给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感觉。从“湖色冷春衣”的描写中,我们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夜晚的寒冷,诗人通过色彩对比传达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接着,诗人写到“沙禽夜尚飞”,展现出夜空中生机勃勃的景象,似乎在暗示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活力。
随着诗意的发展,路途的蜿蜒与月光的陪伴让人感到一丝孤独与思索,尤其是“僧伴月中归”,此句中的“僧”字暗示了诗人与修道志同道合者的精神相携,增添了诗的哲理深度。最后两句提到“祗树藏金界,禅灯出翠微”,将佛教的象征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摹,表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社交的追求,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宁静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兰若”是指什么?
诗人提到的“谢灵运”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湖色冷春衣”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谢榛的《夜自西湖循瓮山同玉峰上人步归兰若》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以夜晚为背景,但李白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谢榛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宁静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