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劝岩师酒》

时间: 2025-05-04 06:05:43

诗句

腊去东风渐破春,凭轩怅望倍凝神。

鸟鸣晓霁声音乐,物被阳和气候新。

佳景牵怀吟稍遍,芳杯到手举宜频。

灵均空诧离骚好,憔悴终为独醒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5:43

原文展示

劝岩师酒
作者: 王无咎 〔宋代〕

腊去东风渐破春,
凭轩怅望倍凝神。
鸟鸣晓霁声音乐,
物被阳和气候新。
佳景牵怀吟稍遍,
芳杯到手举宜频。
灵均空诧离骚好,
憔悴终为独醒人。


白话文翻译

腊月过去,东风渐渐吹来,春天的气息也开始萌动。
我凭着窗沿,怅然凝望,心中愈发沉重。
清晨的鸟鸣伴随着晴朗的天气,宛如音乐般悦耳,
大地沐浴在阳光之中,万物都焕发出新的气象。
美好的景色让我心潮涌动,吟咏的情绪也随之弥漫,
手中举起美酒,应该多饮几杯。
灵均(指屈原)空自感叹《离骚》的美好,
却终究是孤独的醒人,憔悴了自己。


注释

字词注释

  • :腊月,即农历十二月。
  • 东风:春天到来时的暖风。
  • 凭轩:倚靠窗台。
  • 怅望:感到惆怅地望向远方。
  • 晓霁:清晨的晴天。
  • 阳和:阳光和煦,指春天的气候。
  • 佳景牵怀:美好的景色牵动心绪。
  • 芳杯:美酒。
  • 灵均:指屈原,因其代表《离骚》的作者。
  • 独醒人:独自清醒的人,指对世俗浑浊有所觉悟的人。

典故解析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的“灵均”即屈原,表达了对其作品的崇敬与对孤独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无咎,字子完,号无咎,宋代诗人。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抒情诗,尤其对于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的描绘十分细腻。

创作背景
《劝岩师酒》创作于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和思考的感慨。


诗歌鉴赏

《劝岩师酒》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感慨的诗。诗人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开篇以“腊去东风渐破春”引入,给人以时节交替的感受,象征着生机的复苏。接下来,诗人以“凭轩怅望倍凝神”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切关注与内心的惆怅,似乎在对未来的思考中感受到一种孤独。

随着“鸟鸣晓霁声音乐,物被阳和气候新”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活力的春日场景,鸟鸣声与阳光的温暖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佳景的感受使得诗人想要多饮美酒,以此来抒发心中的情感。

最后,诗人提到“灵均空诧离骚好,憔悴终为独醒人”,反映了他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敬仰,同时也揭示了自己的孤独与思考。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忧虑,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腊去东风渐破春:腊月结束,春天的气息渐渐袭来,开启了新的季节。
  • 凭轩怅望倍凝神:倚靠窗边,心中感到惆怅,目光凝视远方。
  • 鸟鸣晓霁声音乐:清晨的鸟鸣声如同音乐一般悦耳动听。
  • 物被阳和气候新:万物沐浴在阳光下,气候焕然一新。
  • 佳景牵怀吟稍遍:美好的景色让人情思涌动,吟咏之情弥漫开来。
  • 芳杯到手举宜频:美酒在手,应当多饮几杯。
  • 灵均空诧离骚好:屈原的《离骚》让人叹服,却也让人感到孤独。
  • 憔悴终为独醒人:最终的孤独与清醒让人感到憔悴。

修辞手法

  • 比喻:鸟鸣声被比作音乐,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生机。
  • 拟人:将“物被阳和”赋予了生命,彰显了自然的气息。
  • 对仗:如“佳景牵怀”与“芳杯到手”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景象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孤独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独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的来临,代表希望与生机。
  • 鸟鸣:象征生命的活力,传达出自然的和谐。
  • 芳杯:象征享受与欢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灵均:屈原的象征,代表着孤独的思考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腊去东风渐破春”中的“腊”指的是哪个月份?
    A. 十月
    B. 十二月
    C. 一月
    D. 三月

  2. 诗中提到的“灵均”是指哪位古代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屈原
    D. 陶渊明

  3. 本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忧伤与孤独
    C. 愤怒
    D. 迷惑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
  • 《春晓》 孟浩然: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与自然的生机。

诗词对比

  • 王无咎的《劝岩师酒》和李白的《将进酒》均表达了对美酒的享受与人生的思考,但王无咎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孤独,而李白则更多地强调豪情与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3. 《王无咎诗集》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王无咎及其作品的背景与风格。

相关查询

点绛唇 饯春 点绛唇 四姑偶得归宁,又急告别,作此寄恨 点绛唇 点绛唇 其一 点绛唇 谢万仲理惠绵 点绛唇 春愁 点绛唇 简陆元见徵士 点绛唇 点绛唇 点绛唇 元日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出归 谷字旁的字 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隹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无缘 劳思逸淫 靑字旁的字 异苔同岑 臼字旁的字 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傲然挺立 涵浸 恶感 近幸 怊怅若失 粘皮着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