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1:55
次韵江晦叔兼呈器之
作者:苏轼 〔宋代〕
横空初不跨鹏鳌,
位觉胡床步步高。
器之言尝梦飞,
自觉身与所坐床皆起空中。
一枕昼眠春有梦,
扁舟夜渡海无涛。
归来又见颠茶陆,
往在钱塘尝语晦叔,
陆羽茶颠,君亦然。
多病仍逢止酒陶,
陶渊明有止酒诗。
器之少时饮量无敌,
今不复饮矣。
笑说南荒底处所,
只今榕叶下亭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以及对饮酒和友谊的感慨。开头提到鹏鸟和鳌鱼,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接着描述自己坐在高处的胡床,感到心情愉悦。接下来的句子提到与器之的对话,梦中飞翔的感觉,也让人觉得身心都在空中。白天的梦境和夜晚的宁静,让人感到无忧无虑。回到故乡,看到茶颠,想起与晦叔的往事,提到陆羽品茶,表达对茶文化的热爱。接着提到自己多病,但仍然怀念陶渊明的止酒诗,感叹年轻时饮酒无敌,如今却已不再。最后笑谈南方的荒野,如今只在榕树下的亭子中安静度日。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广泛,风格多样,作品中常体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表达了他对自由、友谊和对往事的怀念。诗中提到的器之和晦叔,都是他的朋友,反映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苏轼的《次韵江晦叔兼呈器之》是一首充满思考与情感的作品,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开篇提到“鹏鳌”,将读者引入一种广阔的意境,暗示着诗人追求自由与高远的志向。接下来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与宁静,尤其是“梦飞”和“海无涛”,二者结合形成了对梦境与现实的反思。
在与器之的对话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茶文化的热爱,更通过陆羽的典故,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内涵。陶渊明的出现则是对传统文人生活的一种向往,表现了对饮酒的回忆与对生活的思考。全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和往事的怀念,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逐句解析:
横空初不跨鹏鳌,
诗人以鹏和鳌象征高远的志向,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
位觉胡床步步高。
描述坐在高处的感觉,隐喻心境的愉悦与升华。
器之言尝梦飞,
提到与朋友的对话,梦中飞翔象征着自由的向往。
自觉身与所坐床皆起空中。
强调身心的轻盈与自由,反映出超然的境界。
一枕昼眠春有梦,
描述春天的梦境,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扁舟夜渡海无涛。
夜晚的宁静与安详,象征着内心的平静。
归来又见颠茶陆,
回到故乡,见到茶颠,唤起对往事的回忆。
往在钱塘尝语晦叔,
提到与友人晦叔的交往,增添了人情味。
陆羽茶颠,君亦然。
引用陆羽,突出茶文化的高雅。
多病仍逢止酒陶,
虽然多病,但仍对陶渊明的止酒诗有所向往。
陶渊明有止酒诗。
直接提到陶渊明,表达对他生活态度的认同。
器之少时饮量无敌,
反思年轻时的豪饮,增添了对过去的怀念。
今不复饮矣。
感叹如今的饮酒已不再,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笑说南荒底处所,
轻松的语气,谈起南方的荒野。
只今榕叶下亭皋。
结尾描绘静谧的生活场景,表现对宁静生活的眷恋。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过往的怀念。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典雅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鹏鳌”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理想与追求
c) 茶文化
诗中提到的“器之”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苏轼的朋友
c) 陆羽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止酒”是指谁的诗?
a) 陆羽
b) 陶渊明
c) 江晦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