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虎儿》

时间: 2025-07-27 16:36:30

诗句

独倚桄榔树,间挑荜拨根。

谋生看拙否,送老此蛮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6:36:30

原文展示:

独倚桄榔树,间挑荜拨根。
谋生看拙否,送老此蛮村。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倚靠在桄榔树下,偶尔挑拨着荜拨的根。
谋生的方式是否笨拙,我将在这个蛮荒的村子里度过我的余生。

注释:

  • 桄榔树:一种热带植物,树干高直,常生长在南方地区。
  • 荜拨:一种植物,常用于编织和装饰,这里指的是荜拨的根。
  • 谋生:指寻找生计的方式。
  • 蛮村:偏僻的村庄,蛮指的是边远地区,含有原始和不文明的意味。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蛮村”一词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对边远地区的称谓,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感慨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融入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流亡生活期间,反映了他在困境中的生存状态与内心的挣扎,表达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寄虎儿》是苏轼在流亡生涯中写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生计和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独倚桄榔树”,描绘了他孤独的身影,桄榔树在南方多见,与他的流亡生活相符,体现出一种地域特征。接着“间挑荜拨根”,描述了他在自然环境中与植物的亲密接触,隐喻着他对生活的无奈和自我调侃。

“谋生看拙否”一句,流露出一种自我反思的语气,表达了对自己生计方式的质疑和无奈。最后一句“送老此蛮村”,则是他对未来的接受与妥协,显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困惑,同时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哲理,令人深思。苏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也表达了他对于命运的坦然面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独倚桄榔树:独自一人,倚靠在高大的桄榔树下,表现出孤独的状态。
  2. 间挑荜拨根:在空闲时偶尔挑拨着荜拨的根,寓意着对生活的无奈和寻找乐趣。
  3. 谋生看拙否:对自己谋生能力的反思,暗示着对生活的困惑。
  4. 送老此蛮村:接受在这个偏远村庄度过余生的现实,展现出一种无奈的顺应。

修辞手法:

  • 对比:孤独的身影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
  • 拟人:荜拨根的挑拨,给人以生动的印象,体现诗人对生活的细致关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一个人在逆境中的生存状态,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接受,反映了苏轼在流亡生活中对自我和环境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桄榔树:象征孤独与坚韧。
  • 荜拨:暗示生活的简单与朴素。
  • 蛮村:代表偏远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树是什么?

    • A. 杨树
    • B. 桄榔树
    • C. 桃树
  2. 诗中提到的“蛮村”指的是?

    • A. 繁华的城市
    • B. 偏远的村庄
    • C. 文化中心
  3. “谋生看拙否”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生计的什么态度?

    • A. 自信
    • B. 反思和无奈
    • C. 拒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苏轼与陶渊明的作品常有相似之处,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平淡生活的向往。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恬淡与安宁,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选》
  • 《宋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曲江二首 羌村三首·其三 梦李白二首·其二 赠卫八处士 月夜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绝句二首 登岳阳楼 江南逢李龟年 石壕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应诺 赏拔 逸结尾的成语 竹字头的字 卝字旁的字 低聚糖 斤字旁的字 旁得香气 绳愆纠谬 出神入化 侧眼 穴宝盖的字 时和岁丰 破碗破摔 靣字旁的字 下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