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放纸鸢》

时间: 2025-07-30 12:21:24

诗句

回首江乡记昔年,春风一线引飞鸢。

乍看霁色三山地,却放秋光九月天。

几处儿童喧海畔,满空鱼鸟透云边。

旁人莫笑凌霄晚,万里扶摇正洒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2:21:24

原文展示:

回首江乡记昔年,
春风一线引飞鸢。
乍看霁色三山地,
却放秋光九月天。
几处儿童喧海畔,
满空鱼鸟透云边。
旁人莫笑凌霄晚,
万里扶摇正洒然。

白话文翻译:

回顾江乡往年的情景,
春风轻拂,引起了风筝飞翔。
偶尔看到晴空映衬着三座山,
却又让人感受到九月的秋光。
几处孩子在海边嬉闹,
天空中满是飞翔的鱼鸟。
旁人不要笑我放飞得晚,
万里高空正是我洒脱的时刻。

注释:

  • 回首:回顾,回想。
  • 江乡:江边的乡村,指诗人所生活的地方。
  • 引飞鸢:引导风筝飞起。
  • 乍看:突然看到,初看。
  • 霁色:雨后晴朗的天空。
  • 秋光:秋天的阳光。
  • 儿童:小孩子。
  • 喧海畔:海边喧闹。
  • 满空鱼鸟:天空中飞翔的鱼和鸟,形容生动的景象。
  • 旁人:其他人。
  • 凌霄:高空。
  • 扶摇:扶摇直上,形容高飞。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其中“飞鸢”可以联系到古代的放风筝习俗,风筝在古代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有着放飞梦想、寄托情感的象征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性诚,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注重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人生哲理的探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秋之际,春天是放风筝的好时节,诗人通过描绘孩童放风筝的场景,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自由飞翔的向往。

诗歌鉴赏:

《放纸鸢》是一首描绘春天放风筝情景的诗,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开篇“回首江乡记昔年”,诗人通过回顾过去,点出了对故乡的深情。春风的轻拂引导着风筝的飞起,象征着自由与快乐。

接着,诗人转向眼前的景象,“乍看霁色三山地”,晴朗的天空与远方的山峦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清新之感。然而,诗人又指出“却放秋光九月天”,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与秋天的成熟,暗含时间流逝的哲思。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几处儿童在海边嬉闹,展现了生动活泼的场景,与前面的沉思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童年欢乐的珍视。最后两句“旁人莫笑凌霄晚,万里扶摇正洒然”,诗人自信地表示,无论外界的评价如何,他依然追求高远的理想,体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儿童嬉戏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童年以及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形成了一幅春日放风筝的美丽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回首江乡记昔年:诗人回忆起自己在江乡的往事,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2. 春风一线引飞鸢:春风轻轻吹动,带动风筝飞起,意象生动。
  3. 乍看霁色三山地:初看晴朗的天空和远方的三座山,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4. 却放秋光九月天:却又让人感受到九月的秋光,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5. 几处儿童喧海畔:几处孩子在海边嬉闹,展现生动的日常生活。
  6. 满空鱼鸟透云边:天空中飞翔的鱼鸟,形象而富有生机。
  7. 旁人莫笑凌霄晚:劝诫他人不要嘲笑自己放飞得晚,表达个人的坚定。
  8. 万里扶摇正洒然:在万里高空中,诗人感慨洒脱,表达追求理想的豪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与飞鸢相联系,形象生动。
  • 对仗:如“乍看霁色”与“却放秋光”形成对比,增强韵律感。
  • 拟人:在“满空鱼鸟透云边”中,赋予鱼鸟以生命的活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孩童嬉戏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风: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2. 飞鸢:代表自由、梦想与童年。
  3. 三山:象征稳重与自然的壮丽。
  4. 儿童:象征纯真与快乐。
  5. 鱼鸟:象征生机勃勃的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回首江乡记昔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故乡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憧憬
    D. 对时间的无奈

  2. “乍看霁色三山地”中“霁色”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阳光
    B. 雨后晴朗的天空
    C. 秋天的落日
    D. 夏天的暴雨

  3. 诗人劝诫旁人不要嘲笑自己的哪种行为?
    A. 放风筝
    B. 追梦
    C. 旅行
    D. 写诗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杜甫
  • 《放风筝》- 现代诗作

诗词对比:

对比吴性诚的《放纸鸢》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吴性诚更侧重于日常生活的温情与对自由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体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壮丽。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蓟丘楼送贾兵曹入都 宿襄河驿浦 初入峡苦风寄故乡亲友 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己 送别出塞 春台引 度峡口山赠乔补阙知之王二无竞 夏日游晖上人房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 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守分安常 立字旁的字 洲渚 飠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包含磴的词语有哪些 环玦 刻画无盐,唐突西子 计穷虑尽 贪心不足 马字旁的字 雕心刻肾 瓦字旁的字 逝结尾的成语 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碰硬 面药 化开头的成语 控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