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

时间: 2025-05-08 23:23:50

诗句

大君忘自我,应运居紫宸。

揖让期明辟,讴歌且顺人。

轩宫帝图盛,皇极礼容申。

南面朝万国,东堂会百神。

云陛旂常满,天庭玉帛陈。

钟石和睿思,雷雨被深仁。

承平信娱乐,王业本艰辛。

愿罢瑶池宴,来观农扈春。

卑宫昭夏德,尊老睦尧亲。

微臣敢拜手,歌舞颂维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23:50

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

原文展示

大君忘自我,应运居紫宸。
揖让期明辟,讴歌且顺人。
轩宫帝图盛,皇极礼容申。
南面朝万国,东堂会百神。
云陛旂常满,天庭玉帛陈。
钟石和睿思,雷雨被深仁。
承平信娱乐,王业本艰辛。
愿罢瑶池宴,来观农扈春。
卑宫昭夏德,尊老睦尧亲。
微臣敢拜手,歌舞颂维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与期望。大君(皇帝)应当忘却自我,顺应天命居于紫宸(皇宫)。希望礼仪能够明晰,歌颂能够顺应民心。皇宫的伟大图景是为了盛大而设,皇极的礼仪得以更好地宣扬。皇帝面朝万国,东堂则会见百神。云朵下,皇旗常常飘扬,天庭中玉帛(宝物)陈列。钟石的声音和睿智的思想融合,雷雨则象征着深厚的仁德。国家安定,人民得以娱乐,但王业的建立本是艰难的。希望能停止瑶池的宴会,亲自来观察农田的春耕。低微的宫殿昭示着夏季的德行,尊重长辈,和睦相处。微臣不敢不恭敬地拜手,歌舞声中颂扬着伟大的新政。

注释

  • 大君:指皇帝。
  • 紫宸:指皇宫,象征权力的中心。
  • 揖让:指礼让,指和谐的礼仪。
  • 轩宫:帝王的宫殿,象征权威。
  • 皇极:指最高的礼仪和政权。
  • 南面朝万国:皇帝面朝南方,象征对四方的统治。
  • 东堂:指朝堂,代表对神明和百姓的尊重。
  • 云陛旂:皇帝的旗帜高高飘扬。
  • 承平:国家安定的状态。
  • 瑶池宴:指宴会,象征奢华的生活。
  • 农扈春:农耕的季节,强调民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字伯思,号少陵,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具有较强的思想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高宗时期,正值国家盛世,诗人对皇帝的统治和国家的未来充满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民生的关注,情感深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皇帝的歌颂,展现了国家的繁荣与安定,表达了诗人对治国理政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紫宸”、“南面”、“东堂”等,展现了皇权的神圣与礼仪的重要性。诗人在赞美之余,隐含了对现实的关怀与反思,尤其是对农田耕作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诗的结构严谨,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高水平。尤其在最后几句中,诗人以“微臣”自称,表现出对国家未来的责任感和对皇权的尊重,形成了一种谦和而坚定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君忘自我,应运居紫宸:皇帝应当抛弃个人的私欲,顺应天命而居于权力的中心。
  2. 揖让期明辟,讴歌且顺人:希望礼仪能够明确,歌颂能符合民众的心声。
  3. 轩宫帝图盛,皇极礼容申:描绘出皇宫的辉煌景象和礼仪的庄重。
  4. 南面朝万国,东堂会百神:描绘皇帝面朝南方,接受四方朝贡;东堂则会见各路神明。
  5. 云陛旂常满,天庭玉帛陈:皇旗常常高悬,象征着国家的威严与富饶。
  6. 钟石和睿思,雷雨被深仁:比喻皇帝的智慧与仁德,如同钟石的和谐与雷雨的深厚。
  7. 承平信娱乐,王业本艰辛:国家的安定使人们得以娱乐,但建立王业却是艰难的。
  8. 愿罢瑶池宴,来观农扈春:希望停止奢华宴会,亲自来关注农田的春耕。
  9. 卑宫昭夏德,尊老睦尧亲:强调对德行的尊重和对长辈的和睦。
  10. 微臣敢拜手,歌舞颂维新:微臣以恭敬的姿态,歌舞赞颂新的政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雷雨被深仁”,将仁德比作雷雨,形象生动。
  • 对仗:如“南面朝万国,东堂会百神”,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使用“愿罢”、“尊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歌颂皇帝的仁德与国家的繁荣,同时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与对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宸:象征权力与尊贵。
  • 南面:代表皇帝的威严与正统。
  • 瑶池:象征奢华的生活,反映对现实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大君”指的是谁?

    • A. 皇帝
    • B. 文人
    • C. 平民
  2. 诗中提到的“紫宸”代表什么?

    • A. 皇宫
    • B. 农田
    • C. 山川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奢华生活的向往
    • B. 对皇帝的歌颂与民生的关注
    •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庐山谣》 by 李白

诗词对比

《春江花月夜》与《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都描绘了自然与人事,前者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写,后者则聚焦于政治与民生的关系,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史》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仅对《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能更好地欣赏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 和晏尚书对雪招饮 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 蝶恋花·海燕双来归画栋 送裴如晦之吴江 山斋戏书绝句二首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鹧鸪天 贺圣朝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活结尾的成语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余苗 治气养生 摧身碎首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ADSL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货赂公行 战结尾的成语 业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闭目塞聪 反犬旁的字 日远日疏,日亲日近 廾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打个照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