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4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5:34
原文展示:
登河中鹳雀楼 司马扎 〔唐代〕
楼中见千里,楼影入通津。 烟树遥分陕,山河曲向秦。 兴亡留白日,今古共红尘。 鹳雀飞何处,城隅草自春。
白话文翻译:
从楼中可以望见千里之外,楼的影子映入通津。 烟雾中的树木远远地分隔了陕地,山河曲折地向秦地延伸。 兴衰的历史留在白日之下,古今都共处于红尘之中。 鹳雀飞向了何处,城角边的草儿自然地迎来了春天。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才华。他的诗歌多涉及怀古、抒情等主题,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司马扎登临河中鹳雀楼时所作,通过对远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永恒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登楼远望为起点,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融入了对历史的沉思。诗中“楼中见千里”展现了楼的高耸,而“楼影入通津”则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后两句通过对“烟树”和“山河”的描绘,引入了对地理和历史的联想。诗的下半部分,通过对“兴亡”和“今古”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受。最后两句以鹳雀的飞翔和城角草的春意,寄托了对自然永恒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怀古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远景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沉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受,以及对自然永恒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楼中见千里”形容了什么? A. 楼的高远 B. 楼的古老 C. 楼的美丽 答案:A
“兴亡留白日”中的“白日”指的是什么? A. 白天 B. 光天化日 C. 太阳 答案:B
“城隅草自春”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草的自主性 C. 自然的永恒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