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7:1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7:15:06
造物虽茫茫,至人自嚣嚣。虽稽具瞻意,欲全千仞高。富贵一敝屣,功名两鸿毛。独知退为乐,可怜夸者劳。
创造万物的主宰虽然广阔无边,但真正的人却自得其乐。虽然人们都仰望他,但他只想保持自己的高尚品质。富贵对他来说如同破鞋,功名则如同轻如鸿毛。他独自知道退隐的乐趣,可怜那些夸耀自己的人却劳苦不堪。
李廌(zhì),字方叔,宋代文学家,与苏轼有深厚的友谊。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是李廌送给杭州使君苏内相的,表达了对苏内相高尚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比“造物”与“至人”,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诗中“富贵一敝屣,功名两鸿毛”一句,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价值的轻视。最后两句“独知退为乐,可怜夸者劳”,则进一步强调了退隐的乐趣和夸耀者的劳苦,体现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强调退隐的乐趣和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富贵一敝屣”中的“敝屣”比喻什么? A. 富贵 B. 功名 C. 品质 D. 地位
诗中“功名两鸿毛”中的“鸿毛”比喻什么? A. 富贵 B. 功名 C. 品质 D. 地位
诗中“独知退为乐”表达了什么? A. 对功名的追求 B. 对富贵的追求 C. 对退隐的乐趣 D. 对地位的追求
答案:1. A 2. B 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