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5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53:59
不见三秋若望霓,寒亭今得共攀跻。
眼中远树两行直,脚底孤烟百尺低。
幻出璜台辉旧观,旋安银榜快新题。
细听屋角风云聚,谁谓天高不可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寒亭中对远方景色的眷恋和对理想的向往。远望三秋的美丽如同彩虹般不可见,今天能够在寒亭中和友人一起攀登。眼中远处的树木直立成行,脚下的孤烟却低低地飘浮。幻影般的璜台辉映着旧日的风光,刚刚的银榜上又有新的诗题。细细聆听屋角的风云聚集,谁说天空高不可攀呢?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寒亭中,诗人或许正在与友人游玩,感叹时光流逝与理想追求。
这首诗以寒亭为背景,融入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开篇通过对三秋与霓虹的比喻,引出一种美好而不可触及的愿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接着通过“眼中远树两行直,脚底孤烟百尺低”描绘了远方的树木挺拔而近处的孤烟低洼,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幻出璜台辉旧观,旋安银榜快新题”表达了对过往荣耀的怀念以及对新目标的追求,展现了不断进取的精神。最后一句“谁谓天高不可梯”则是对理想的坚定信念,强调只要努力,就能够攀登高峰。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的个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强调努力与希望的重要性,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景象表达对理想的向往?
在诗中,诗人提到的“银榜”代表什么?
诗中最后一句“谁谓天高不可梯”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