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岁暮有感》

时间: 2025-05-04 03:45:42

诗句

久困京尘厌剧烦,一麾江海养衰残。

簿书丛里身空老,鼓角声中岁又阑。

赢得星星双鬓白,空余耿耿寸心丹。

自怜憔悴今如许,盍向明时早挂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5:42

原文展示:

岁暮有感
蔡戡 〔宋代〕

久困京尘厌剧烦,一麾江海养衰残。
簿书丛里身空老,鼓角声中岁又阑。
赢得星星双鬓白,空余耿耿寸心丹。
自怜憔悴今如许,盍向明时早挂冠。


白话文翻译:

在京城的尘世中久受困扰,厌倦了繁杂的戏剧生活,只有一挥手就能回到江海,安养我衰弱的身体。
在簿书堆中,感到自己已是空老之身;鼓角声中,岁月又一次悄然流逝。
我赢得了白发如星,心中却只剩下无尽的忧愁。
怜惜自己如今的憔悴,不如早些在光明时节挂起官职,退隐归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京尘:指京城的尘土,象征繁忙与纷扰的生活。
  • 一麾:一挥手,形容轻松自如。
  • 衰残:衰弱与衰老。
  • 簿书:指账簿与书籍,隐喻繁忙的文书工作。
  • 鼓角声:指战斗或军乐的声音,代表岁月的流逝与生活的艰辛。
  • 岁阑:岁末,年终。
  • 寸心丹:形容心中所怀的情感,尤其是对理想或抱负的执着。
  • :为何,不如。

典故解析:

  • 挂冠:古代官员辞职的比喻,指放弃官职,归隐田园。
  • 星星双鬓白:形容年华已逝,头发变白,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戡,宋代诗人,生活于南宋时期。他的作品多涉及人生感慨、政治时局、个人理想等,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岁暮有感》是蔡戡在年末时写的诗,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透露出他对繁忙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官场失望的普遍心理。


诗歌鉴赏:

《岁暮有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无奈。首联“久困京尘厌剧烦”,直接表露出诗人在繁忙都市生活中的疲惫与厌倦,体现了士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接下来的“簿书丛里身空老”则描绘了他在文书工作中感到的虚无感,仿佛自己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渐渐失去了生机。

转折处的“赢得星星双鬓白”,生动地表现出岁月对容颜的改变,诗人感慨白发的同时,也表达了心中难以释怀的情感。“空余耿耿寸心丹”展现了他对理想与抱负的执着,尽管年华已逝,心中却仍有热情与理想的火焰。

最后一句“自怜憔悴今如许,盍向明时早挂冠”,则给人以希望与启示,诗人希望能够摆脱困境,回归简单的生活。这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年末的时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人生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久困京尘厌剧烦:长期被京城的尘世所困扰,感到厌烦。
  2. 一麾江海养衰残:想象自己轻轻一挥手,就能回到江海,安养衰弱的身体。
  3. 簿书丛里身空老:在繁忙的文书工作中,感到自己已经空洞而老去。
  4. 鼓角声中岁又阑:在战鼓和号角的声响中,岁月又一次悄然流逝。
  5. 赢得星星双鬓白:虽然头发已白如星辰,但心中仍有无尽的牵挂。
  6. 空余耿耿寸心丹:心中所怀的理想与情感却依旧炽热。
  7. 自怜憔悴今如许:自我怜惜如今的憔悴与无奈。
  8. 盍向明时早挂冠:不如在光明的时节,早日辞去官职,归隐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久困京尘”“一麾江海”,形成整齐的韵律感。
  • 比喻:如“赢得星星双鬓白”,用星星比喻头发的白色,形象生动。
  • 拟人:岁月如人,默默流逝,给人以生命的感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繁忙生活的厌倦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人生态度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京尘:象征繁忙的城市生活,带有负面情感。
  • 江海:象征自由与宁静的生活。
  • 簿书:象征繁重的工作与责任。
  • 鼓角声:象征岁月的流逝与生活的艰辛。
  • 双鬓白:象征衰老与时光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久困京尘”的意思是: A. 长期困扰于京城的尘世
    B. 喜欢京城的生活
    C. 逃离京城
    D. 在京城的乡村生活

  2. “赢得星星双鬓白”中的“星星”指的是: A. 美好的愿望
    B. 头发变白的状态
    C. 生活的繁忙
    D. 年轻的时光

  3. 诗人希望在何时挂冠归隐? A. 春天
    B. 夏天
    C. 明时
    D. 年底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李白的《将进酒》:反映对人生短暂和享受当下的态度。

诗词对比:
蔡戡的《岁暮有感》与王维的《终南山》,前者更注重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后者则描绘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虽主题相近,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浦城赠王令长源二首 其一 渔家 和汝其通见寄 次韵郑琴山并谢中书君之贶三首 其三 梁溪顾梁汾舍人过访赋此以赠兼题其小像 失调名(赠妓) 出师 黄白仲以二十绝句见投答之得六首 其四 古银杏 怀林绍先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字头的字 国事多艰 阪上走丸 京味儿 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现报 寒门薄宦 鹵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包含扉的词语有哪些 颖拔 看不上眼 极虑 讶客 包含妣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舻的词语有哪些 革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肃杀之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