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二月二日东屯感怀》

时间: 2025-04-23 17:04:07

诗句

春波渺渺柳依依,芳草侵街蛱蝶飞。

万景横陈空物是,一区幽僻念人非。

沉悲逝者去不返,自挽已而今曷归。

回首鹡鸰原上路,感怀赢得泪沾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04:07

原文展示:

二月二日东屯感怀
作者: 刘学箕 〔宋代〕

春波渺渺柳依依,
芳草侵街蛱蝶飞。
万景横陈空物是,
一区幽僻念人非。
沉悲逝者去不返,自挽已而今曷归。
回首鹡鸰原上路,
感怀赢得泪沾衣。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波光粼粼,柳树轻柔地摇曳,
芳香的草丛渐渐侵入街道,蝴蝶翩翩起舞。
万千美景尽收眼底,却感到空寂物是人非,
这一片幽静的地方,让我不禁思念已逝的人。
沉重的悲伤,逝去的人无法再回来了,我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回首那鹡鸰飞舞的原野小路,
感慨之情涌上心头,泪水沾湿了衣裳。

注释:

  • 春波渺渺:春天的水波模糊不清,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
  • 柳依依:形容柳树柔软的姿态,依依而垂。
  • 芳草侵街:芳香的草丛逐渐延展到街道上。
  • 蛱蝶飞:蛱蝶即蝴蝶,描绘飞舞的美好场景。
  • 万景横陈:形容各种美景尽收眼底。
  • 人非:人事已非,感叹世事变迁。
  • 沉悲逝者:沉重的悲伤,指已逝去的人。
  • 鹡鸰:一种鸟,象征着思念和孤独。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显著的典故,但提到的“鹡鸰”常作为思乡、思念的象征,古人常以鸟类寄托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学箕,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其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二月二日,春天的开始,正是万物复苏之时,作者借此时节抒发对逝者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二月二日东屯感怀》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感伤的诗作。诗人在春天的环境中,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同时也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思念。开头两句“春波渺渺柳依依,芳草侵街蛱蝶飞”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的生机,柳树的柔美和蝴蝶的轻舞,形成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接下来的“万景横陈空物是,一区幽僻念人非”通过“空物是”表达了时光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隐含着深深的孤独与思念。后面的“沉悲逝者去不返,自挽已而今曷归”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逝者无法再回,自己又该何去何从,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凉。这首诗在生机勃勃的春天中,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细腻而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波渺渺柳依依:春天的水面模糊而轻盈,柳树轻柔地垂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 芳草侵街蛱蝶飞:芳草逐渐覆盖街道,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生动展现春天的活力。
    • 万景横陈空物是:各种美景尽在眼前,却感到空虚与孤独,强调人事的无常。
    • 一区幽僻念人非:在幽静的角落,思念已逝去的人,表现出思乡与怀念之情。
    • 沉悲逝者去不返:沉重的悲伤,已逝者再也无法回归,传达出时间的无情。
    • 自挽已而今曷归:自我安慰,却又无从归去,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
    • 回首鹡鸰原上路:回望那条鹡鸰飞舞的小路,象征着对过往的追忆。
    • 感怀赢得泪沾衣:感慨之情涌动,泪水湿了衣裳,体现了情感的真挚。
  •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赋予柳树与蝴蝶生命,通过它们表达内心情感。
    • 对仗:如“沉悲逝者去不返,自挽已而今曷归”,对称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本诗主题围绕春天的美丽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时光与已故亲友的深切怀念,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

意象分析:

  • 春波: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新生。
  • 柳依依:代表柔情与依恋。
  • 芳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蛱蝶:象征美好与自由,同时也传达了对过往的追忆。
  • 鹡鸰:表达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波”指的是什么意象?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水波
    C. 秋天的落叶
    D. 夏天的阳光

  2. “沉悲逝者去不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悲伤
    C. 恼怒
    D. 疲惫

  3. 诗中哪一句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 A. 春波渺渺柳依依
    B. 万景横陈空物是
    C. 回首鹡鸰原上路
    D. 感怀赢得泪沾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学箕的《二月二日东屯感怀》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与人事变迁的感慨,但刘学箕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白居易则强调了离别的悲伤。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答赟禅师问宗门三印 秋潮 题恽南田画册 写秋云一抹赠陈澹江先生 薛枫山以扇索画题此 晓景 题松月图赠宁都魏山人 夏夕 幽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暴发户 包含欧的词语有哪些 视同拱璧 飞字旁的字 仰药 无病自炙 齿危发秀 匸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恩泽侯 卜字旁的字 肇岁 二字旁的字 蹐地踨天 每时每刻 逆开头的成语 遗簪脱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