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8:45
折杨柳
王夫之 〔明代〕
儿家门前杨柳枝,南来北往折残时。
去去青骢都不返,郎行莫再挽青丝。
在我家门前的杨柳树下,
南来的北往的游人折断了它的枝条。
那些离去的骏马都不再回来,
而你我之间的情感也无法再挽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杨柳”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历史上许多诗人如李白、杜甫等都曾使用此意象。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湘山,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诗人。他是明清之际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主张“心即理”的理学思想,诗风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王夫之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个人遭遇离别之时,诗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逝去爱情的惋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折杨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诗中的杨柳树不仅是背景,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开篇提及“儿家门前杨柳枝”,引发了读者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杨柳象征着柔美和离别,恰如人生中的种种缘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得支离破碎。
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南来北往的人们折断了杨柳的枝条,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时间和环境的变迁而受到影响。尤其是“去去青骢都不返”,不仅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更体现了生命的无常。骏马的离去,似乎在暗示着曾经的美好已经无法再现。
最后一句“郎行莫再挽青丝”,则是对失去爱情的深切感慨。青丝象征着年轻的爱情和美好,但一旦失去,便再也无法挽回。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真挚,展现了王夫之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青春、爱情和故乡的怀念,揭示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与生命的无常,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和无奈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杨柳”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富贵
C. 快乐
“去去青骢都不返”中的“青骢”指的是什么?
A. 马
B. 牛
C. 驴
诗人表达了对什么的惋惜?
A. 财富
B. 青春与爱情
C.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