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0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04:50
炎方有微虫,众口交詈毁。
惟予曰不然,此物甚可喜。
儒生习书寝,荒坠志业始。
嗡然下嘬之,左右立监史。
日中各有事,不出使徐理。
黄昏独无畏,结阵压重垒。
金鼓以作气,暗袭勇夫耻。
朱门盛卫设,扇拂交帱几。
南山伐蒿艾,熏灼涸人髓。
此曹吝躯血,不舍以至死。
汝前忽复回,意若示轻鄙。
幸能忍须臾,卑飞过贫里。
贪财复惜命,今古情尽尔。
汝持身作注,得尺甘丧咫。
一饱细可怜,道固不欺诡。
君看夸夺徒,仁义日挂齿。
在炎热的季节里,有微小的虫子,众人对它都表示诋毁。
而我却说不然,这虫子其实很可喜。
儒生们习惯于书本,开始放弃他们的志业。
嗡嗡作响的虫子在旁边啃食,左右有监视的人。
中午时分,各自都有事情,不出门去处理。
黄昏时分我独自无畏,结阵压住重重的堡垒。
金鼓声势壮大,暗中袭击却羞辱了勇士。
朱门高挂卫士,扇子摇动交错的帷幕。
南山上砍伐蒿草,熏灼着干涸的人骨髓。
这些人吝惜自己的生命,宁愿死也不舍弃。
你在前面忽然回头,似乎在示意轻视。
幸好能忍耐片刻,低飞越过贫困的地方。
贪财又惜命,今古情感全都消尽。
你持身作注,得寸又失尺。
吃得饱饭十分可怜,正道不欺骗曲折。
你看那些夸耀的徒众,仁义之言早已挂在口中。
王允皙,清代诗人,生平较为平淡,专注于诗词创作与哲思,风格清新,思想深邃。
《战作誉蚊诗》创作于社会动乱与个人困惑之际,表达了对微小事物的欣赏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诗人通过蚊子引发对人性的深思,尝试揭示人们对小事物的偏见和对生活态度的误解。
这首诗通过对微虫的描绘,揭示了人们对微小事物的偏见与误解,表现出诗人对生活中常被忽视的细节的关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虫子比作人们的生活态度,暗示了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微小的事物也能反映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人对“虫”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细微事物的尊重与珍视,这与众人对它的诋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独立的思想。诗中反复提到的“监史”与“金鼓”象征着社会的压力与战斗的号召,突显了个体在社会中的渺小与无奈。
在对比中,诗人提出了对生死、财富与人生价值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物质欲望的批判。最后,诗人以“仁义日挂齿”的反讽结束,展现了对社会伪善的深刻洞察。
全诗通过对微小虫子的描绘,反映出对生命细节的尊重与对人性深刻的思考,批判了社会对微小事物的偏见,表达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诗中“微虫”象征什么?
诗人对虫子的态度是?
“贪财复惜命”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