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4:47
澎湃汇群川,苍茫一片烟。
浮槎怀此日,鞭石自何年。
有岛多藏国,无涯恐堕天。
曾经三浅后,待尔作桑田。
波涛汹涌汇聚成江河,苍茫的海面上弥漫着烟雾。
我乘着浮舟,怀念着这一天,石头被鞭打的年代又是何时呢?
有许多岛屿隐藏着国家,广阔无垠的海面令人担忧会掉入天际。
曾经的三浅之地,期待着将来能变成桑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慧琳,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题材,风格清新、深邃,常常引发读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望海》写于清代,正值海洋探索与贸易兴盛的时期,诗人可能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表达对海洋的敬畏与思考。
《望海》借助浩瀚的海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索。开篇的“澎湃汇群川”,描绘了波涛汹涌的壮观场面,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大海的力量与气势。接着,诗人以“浮槎怀此日”引入个人情感,表达对某个特定时刻的怀念与思考,似乎在追溯历史的流逝与变迁。尤其是“鞭石自何年”,不仅体现了对时间的感慨,也隐含着对历史的思考。
“有岛多藏国,无涯恐堕天”,诗人通过对岛屿和海洋的描写,表现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对大自然的敬畏。最后的“曾经三浅后,待尔作桑田”更是将诗歌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仿佛在预示着历史的变迁与人类的繁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历史与自然的独特见解,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以海洋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它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与深邃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澎湃”是什么意思?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三浅”是指_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海洋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思索。(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慧琳的《望海》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但慧琳更多地关注历史与人类的关系,而李白则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哲思。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均展现出古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