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1:44
担夫来,担夫来,尔何为者军当差。
朝廷养军为杀贼,遣作担夫谁爱惜。
自从少小被编差,垂老奔忙何暂息。
只今丁壮逃亡尽,数十残兵浑瘠黑。
可怜风雨雪霜天,冻馁龙钟强鞭迫。
手抟麦屑淘水餐,头面垢腻悬虮虱。
高山大盘坡百盘,衣被肩穿足无力。
三步回头五步愁,密箐深林惊虎迹。
归来洗足未下坡,邮马又报官员过。
朝亦官员过,暮亦官员过。
贵州舆图手掌大,安用官员如许多。
太平不肯惜战士,一旦缓急将奈何。
噫嘻乎,一旦缓急将奈何!
担夫来了,担夫来了,你们为何要当军差?
朝廷养兵是为了打贼,派他们去担夫谁来珍惜?
自从我年轻时被编入军队,直到老了也没法稍作休息。
如今壮丁都逃跑了,剩下的残兵都瘦得没有力气。
可怜在风雨雪霜的日子里,冻得饥肠辘辘,被狠鞭逼迫。
用手捏麦屑当饭,头上脏兮兮的还悬着虱子。
高山大坡走百回,衣服破了肩也磨出血。
三步回头五步愁,密林深处惊见虎迹。
回到家洗脚未下坡,邮马又告知官员经过。
早上官员经过,晚上官员也经过。
贵州的地图不过手掌大,为什么要有那么多官员?
太平时不肯珍惜战士,一旦有急事该怎么办?
唉,真是一旦有急事该怎么办!
《担夫谣》通过担夫的视角,深刻地揭示了明代社会的矛盾与不公。诗的开头以“担夫来,担夫来”引入,强调劳苦人民的困境。诗句“朝廷养军为杀贼,遣作担夫谁爱惜”直指朝廷对军队的错误利用,令人感到愤慨。诗人在字里行间透出对士兵和担夫的深切同情,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整首诗运用大量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担夫在恶劣天气中的艰辛,生动地展现了士兵被迫成为担夫后的悲惨生活。诗中提到的“冻馁龙钟强鞭迫”,使人感受到那种身心俱疲的痛苦。
最后,诗人以“太平不肯惜战士,一旦缓急将奈何”作为结尾,发出对未来的忧虑和无奈,展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忧。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劳苦人民的悲歌,更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引发读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担夫的视角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揭示了国家对士兵的漠视,以及对普通人民生活困境的深切同情,体现出一种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呼吁。
诗词测试:
担夫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冻馁龙钟强鞭迫”是指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