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0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00:50
湘月
作者:郑文焯
桂阴小榭,隔纱栊听水,如坐云雾。
细雨檐花,奈曲里,总是潇潇愁绪。
枫驿初鸿,柳桥残燕,画烛裁秋句。
西阑休倚,数峰相对清苦。
犹忆卧酒琴台,磨空一镜,照青山今古。
塔影苍寒,问石上招得秋魂来否。
蹋叶虚廊,采香断径,事与孤云去。
凄然良夜,梦游凝想仙侣。
在桂树的阴影下的小亭子里,隔着纱窗听着水声,仿佛坐在云雾之中。细雨落在屋檐和花朵上,曲子中总是带着潇潇的愁绪。枫树上初归的大雁,柳桥上残留的燕子,烛光下我写下的秋天的诗句。西边的栏杆上不要再倚靠,几座山峰相对显得清冷而苦涩。犹记得我在琴台上喝酒,磨空的镜子映照着青山的今昔。塔影苍凉寒冷,问那石头上是否能招来秋天的灵魂。踩着落叶走进虚廊,采香却断了小径,事情就像孤云一样飘走。凄凉的夜晚,我在梦中游荡,凝想着我的仙侣。
作者介绍:郑文焯,字君舜,号秋水,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湘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带有淡淡忧愁的氛围。诗的开头,桂阴小榭与水声交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中。随着细雨的来临,诗人的情绪也随之而来,愁绪在雨中蔓延,表现出一种沉闷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枫驿初鸿和柳桥残燕,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秋天的到来,暗示着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西阑休倚则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往昔的追忆。接下来的回忆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磨空一镜照青山今古,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我反思的深刻。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多彩,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内心情感的抒发,形成了一种和谐美感。最后的梦游凝想仙侣,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郑文焯通过《湘月》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令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悠远而深邃的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象与诗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诗歌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郑文焯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诗中“细雨檐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犹忆卧酒琴台”中“卧酒”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