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9:54
湘月 早梅
作者: 张慎仪 〔清代〕
雪天如醉,有明明灭灭,半林残照。
引得游蜂煞蘦乱,似讶东风太早。
瘦影扶春,婹香破冻,遣尽闲烦恼。
万缘俱静,愿我与花长好。
绝忆锦里废园,蛎墙低处,魂断无昏晓。
隔住鹭泾飞不去,清梦几时才了。
竹意相怜,松情自慰,遥索巡檐笑。
绮窗客到,吮毫再续吟稿。
这场雪天如同醉酒般朦胧,若明若灭的光线照耀着半边树林。
引得游蜂纷纷乱飞,似乎惊讶于春风来得太早。
微弱的身影伴随春天的到来,香气打破了冰冻,驱散了所有的烦恼。
万物都静止了,我希望与花常常相伴。
我绝对想念那些锦里废弃的园子,靠近低矮的蛎墙,灵魂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断绝。
隔着鹭泾,飞不去,清梦又要何时才能结束呢?
竹子相互怜惜,松树自我安慰,遥远地寻觅屋檐下的笑声。
绮窗前客人到来,我又拿起笔继续写我的诗稿。
作者介绍:张慎仪,清代诗人,才华横溢,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他的诗风清丽,常带有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雪天,作者在寒冷的季节中感受到春天的早来,抒发了对春天和自然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湘月 早梅》是一首充满感情与意象的诗,描绘了在雪天中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过去的追忆。诗的开头通过“雪天如醉”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给人以沉醉的感觉。接着“明明灭灭”的光影和“游蜂”的出现,暗示着春的气息已然来临,这种对比营造了春天与冬天之间的强烈反差。
“瘦影扶春”,将春天的柔弱与生命力结合,正如春天虽来,但仍显得脆弱。接下来的“遣尽闲烦恼”更是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解脱。诗中“绝忆锦里废园”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失落感。
最后几句通过竹松的意象,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暗示了作者在困境中的自我安慰。在这首诗中,张慎仪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关于生命与希望、失落与怀念的美丽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春的来临,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往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宁静,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游蜂”是象征什么?
A. 寒冷
B. 春天的来临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B
诗中“愿我与花长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命的绝望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的冷漠
答案:B
“绝忆锦里废园”中的“锦里”象征着?
A. 贫困
B. 美好与繁华
C. 冷漠与孤独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