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2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29:49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唐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全诗翻译:
前面看不到古代的人,后面也看不到将来的人。想到天地的辽阔无边,心中感到孤独,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古人”和“来者”代表了时间的无尽流逝,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反映了时代变迁带来的孤独感。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唐代诗人,年轻时曾任职于朝廷,后因政治原因遭贬。他以豪放、清新、悲壮的诗风著称,开创了“高歌猛进”的新风格。
创作背景:
《登幽州台歌》作于陈子昂出游时,登上幽州台,面对辽阔的天地,感受到历史的浩瀚与个人的渺小。此时正值盛唐初期,诗人感受到政治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矛盾。
《登幽州台歌》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又深沉的感慨。诗的开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通过时间的对比,揭示了人类存在的孤独感。诗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到茫然无助,仿佛自己只是这无尽时间的一个微小点,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
“念天地之悠悠”一句,展现了大自然的广袤和时间的无情,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整首诗从个人的情感出发,触及到了人类共同的生存困境,具有普遍的哲理意义。这种深沉的情感与对历史的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种对生命与存在的哲学思考。
陈子昂的语言简练却富有力量,情感真挚而深刻,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历史的深切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历久弥新,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人在时间面前的渺小与孤独,表达了人对存在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陈子昂
D. 白居易
诗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意思是什么?
A. 看到古代人,未来的人
B. 看不到过去的人,未来的人
C. 只看到未来的人
D. 只看到古代人
诗人因为什么流下眼泪?
A. 因为高兴
B. 因为孤独与感慨
C. 因为生病
D. 因为天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