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未足句 其一》

时间: 2025-08-03 23:14:20

诗句

却恨风光同万里,眼看百里不能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23:14:20

原文展示:

未足句 其一 祝允明 〔明代〕 却恨风光同万里,眼看百里不能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心中怨恨这美好的风光虽远达万里,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百里之外,无法归去。

注释:

  • 却恨:心中怨恨。
  • 风光:景色,风光。
  • 同万里:形容风光的广阔,远达万里。
  • 眼看:眼睁睁地看着。
  • 百里:形容距离不远,但无法到达。
  • 不能归:无法回到心中所向往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0-1526),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江苏吴县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书法亦颇有造诣。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风光的向往与无法归去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旅途中,面对广阔的自然风光,心中涌起对家乡或某个向往之地的思念,却因现实原因无法归去,故而抒发了这种复杂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首句“却恨风光同万里”,用“却恨”二字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而“风光同万里”则描绘了风光的广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次句“眼看百里不能归”,通过“眼看”和“不能归”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无奈和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远方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却恨风光同万里”:表达了作者对广阔风光的怨恨,这种怨恨源于无法归去的无奈。
  • 次句“眼看百里不能归”:通过“眼看”和“不能归”的对比,强化了作者的无奈情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风光同万里”与“眼看百里不能归”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情感冲突。
  • 直接表达:使用“却恨”和“不能归”等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远方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通过广阔的风光与无法归去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光:广阔的自然景色,象征着自由与远方。
  • 百里:具体的距离,象征着现实的障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风光”指的是什么? A. 风景 B. 风光 C. 风光 D. 风光
  2. 作者为什么“却恨”? A. 因为风光太美 B. 因为无法归去 C. 因为风光太远 D. 因为风光太近
  3. 诗中的“百里”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障碍 C. 远方 D. 家乡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祝允明《未足句 其一》: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但杜甫的诗更加沉郁顿挫,而祝允明的诗则更加简洁真挚。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
  • 《祝允明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 送薛弁归河东 送杨瑗 出关经华岳寺,访法华云公 奉送贾侍御使江外 赵将军歌 春梦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驰名中外 赜探隐索 一周 粮糽 隹字旁的字 傲人 招是搬非 乙字旁的字 夜而忘寝 入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醴酒不设 包含奴的成语 包含帖的成语 养汉 褒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