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5:09
薛侯故乡处,五老峰西头。
归路秦树灭,到乡河水流。
看君马首去,满耳蝉声愁。
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
应过伯夷庙,为上关城楼。
楼上能相忆,西南指雍州。
薛侯的故乡在五老峰的西边。
归行的路上,秦地的树木已经凋零,
回到故乡时,河水潺潺流淌。
看着你骑马离去,耳边满是蝉鸣的愁苦。
我创作的赋诗现在还未能售出,
读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好几个秋天。
你应该会经过伯夷的庙宇,再往上走到关城的楼台。
在楼上能够相互想念,西南方向指向雍州。
作者介绍:岑参(715年-770年),字子美,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以豪放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边塞风光,抒发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岑参送别友人薛弁回乡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故乡的思念。
《送薛弁归河东》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愁苦。开头两句通过描绘薛弁故乡的地理特征,引入了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提到的“归路秦树灭”,反映出归途的凋零与孤寂,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接下来的“满耳蝉声愁”则通过蝉声这一意象,增强了离别时的哀伤气氛。
中间几句提及自己创作的赋诗未能售出,显示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同时也强调了读书生活的漫长与艰辛。最后几句中提到的“伯夷庙”和“关城楼”则蕴含了文化的深厚,表明友情的可贵与永恒。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岑参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诗人的人文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离别、思乡和友情的主题,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测试:
薛弁的故乡位于哪个方向?
诗中提到的“伯夷庙”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自己作品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