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9:5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9:57:12
疏影
蒋士铨 〔清代〕
疏枝嫩叶,放烟梢数寸,䙰褷鸾羽。
半幅霜缣,几丛寒碧,知被谁家割去。
一样筼筜怜偃蹇,算仍仗坡翁记取。
认至正已丑之年,画日将逢端午。
想见湖州老友,偷弹斑竹上,泪痕如许。
遗墨流传,古意萧疏,中有夜风凉雨。
得酒枯肠芒角出,马远残山难补剩。
襄阳半个人儿,愁煞梅花庵主。
疏影
蒋士铨 〔清代〕
稀疏的枝条和嫩叶,轻轻地放在烟雾缭绕的尖端,仿佛是美丽的鸟羽。
一幅薄薄的霜缣,几丛寒色的碧绿,不知道是谁家的割去。
同样的筼筜竹,令人怜惜那低垂的样子,算是仍然仗着坡翁的记忆。
我认得那至正已丑的年头,画日将要迎来端午。
想见湖州的老朋友,偷偷在斑竹上弹奏,泪痕满面。
留下的墨迹流传,古意萧疏,正值凉爽的夜风和细雨。
喝酒时肠中苦涩的感觉就像芒角一样,马远的残山难以填补剩下的缺憾。
襄阳仅剩下一个人,愁煞了梅花庵的主人。
蒋士铨,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以诗歌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感慨。
《疏影》创作于清代,背景表现出作者对老友的怀念,诗中提及端午节,反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疏影》是一首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来传达情感的作品。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蕴含了深厚的个人情感。开篇通过“疏枝嫩叶,放烟梢数寸,䙰褷鸾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新生的生命力与脆弱。接着,诗人转向对过去的怀念,感叹“知被谁家割去”,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的依恋,也流露出对昔日时光的怀念。
随着诗情的深入,作者提到了“想见湖州老友”,这句话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一种孤独与思念的交织。通过“泪痕如许”的描写,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伤感与惆怅。
最后,诗中提及的“遗墨流传,古意萧疏”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是对过往的无尽追忆。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的思考,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与人情的温度。
整首诗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反映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记忆的珍惜。
诗中的“疏影”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坡翁”指的是:
“泪痕如许”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可以将《疏影》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孤独与思念主题上的异同。李白在月下的独酌中表达出对孤独的豁达心态,而蒋士铨则更倾向于细腻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