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4:12
赠归客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囊橐依然负,烟波豁尔游。
穷秋多雨水,归棹几汀洲。
舣月无言坐,听梧不解愁。
退耕应在念,肯向客途留。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归客时的复杂情感。诗人描绘了归客的行囊依旧沉重,游子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自由漂游。深秋时节,雨水频繁,归来的舟只在几处滩头停留。月光下,诗人静坐无言,听着梧桐的声音,却无法解开心中的忧愁。诗人内心在思念着退耕的宁静生活,却不愿意在客途上停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婉约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常表达对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送别朋友或归客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归客的依依不舍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个人情感的重视。
《赠归客》是一首充满离愁的送别诗,诗人在描绘景物的同时,细腻地抒发了对归客的眷恋与思念。开篇以“囊橐依然负”点明了归客的行囊依旧沉重,暗示着他心中的负担与责任。接着“烟波豁尔游”描绘出一幅开阔的水面图景,表现了归客在水上自由漂游的状态,形成了一种对比,既有自由又有沉重。
“穷秋多雨水”展示了秋天的凄凉与孤独,雨水的频繁让归途显得更加艰难。接下来的“归棹几汀洲”则传达出归客在水面上停留的短暂与无奈,几处滩头的停留,仿佛隐喻着人生的暂时与无常。
“舣月无言坐,听梧不解愁”中的“舣月”意象清新,诗人在月光下静坐,虽没有言语,却在听梧桐的声音中感受到深深的愁苦,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最后一句“退耕应在念,肯向客途留”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与对繁华喧嚣的不屑。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送别与归隐的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感情的抒发,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囊橐”指的是什么?
“穷秋多雨水”中的“穷秋”意指?
诗人最后一句“肯向客途留”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董嗣杲的《赠归客》与王之涣的《送别》,两首诗都以送别为主题,但《赠归客》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而《送别》则更强调离别的感伤与对友人的祝福,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展示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