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1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18:24
高出岭头树,俯窥城下溪。
半山飞急雨,举手弄晴霓。
旷望已无极,万缘都与齐。
自嗟来独晚,征棹苦言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高山之巅俯视城下溪流的情景。他看到半山腰忽然下起急雨,抬手一望,雨后天晴,出现了彩虹。远望无垠的景色,所有的缘分都与我相互交织。诗人感叹自己来得太晚,划船向西,心中充满苦涩的感慨。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晴霓”指的是雨后的彩虹,常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给人希望的感觉。而“征棹”则暗含了诗人对远行的无奈与惆怅。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梦窗,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晚年,诗人常常游历山水,感受自然之美,同时也对人生的无常与短暂产生深刻的思考。诗中的情感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彩霓亭》是一首表现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在高山之巅俯视山下溪流,展现出一种高远的视角。开篇的“高出岭头树”便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心灵得到了升华。接着诗人描绘了半山突降的急雨,紧接着又是雨后的彩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无常,仿佛在暗示人生的起伏与无常。
“旷望已无极,万缘都与齐”这一句,表达出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似乎一切都在这个瞬间交融在一起,人生的种种缘分仿佛在此刻达成统一。然而,随之而来的“自嗟来独晚,征棹苦言西”,则转为一种惆怅之情,诗人因未能及时把握住人生的美好而感到遗憾。这一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层次更加丰富,充满了深邃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上富有层次,既有动感的自然描写,也有静谧的内心感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深刻而又富有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高出岭头树”表达了什么样的情境?
“半山飞急雨”中的“飞急雨”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征棹苦言西”有什么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彩霓亭》的诗意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