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宣州杂诗二十首》

时间: 2025-05-04 00:12:30

诗句

传道零陵守,兹亭暂解装。

分群同雁鹜,几日到潇湘。

班竹思虞舜,赬萍忆楚王。

殷勤吏部句,今亦诵无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2:30

原文展示:

《宣州杂诗二十首》

传道零陵守,兹亭暂解装。
分群同雁鹜,几日到潇湘。
班竹思虞舜,赬萍忆楚王。
殷勤吏部句,今亦诵无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零陵的经历,暂时卸下官职,思考着与群雁一同飞往潇湘的日子。诗人感慨班竹引发对虞舜的思念,红萍则让他想起楚王。至于吏部的诗句,虽然时光流逝,依然铭记在心。

注释:

  • 零陵:古地名,现今属于湖南省。
  • 兹亭:这里的亭子,指诗人暂时停留的地方。
  • 雁鹜:指大雁和野鸭,象征群体活动。
  • 潇湘:指湘江和潇水,古代有美丽的水乡之意。
  • 班竹:竹子的一种,常用来寄托思念。
  • 虞舜:古代贤君,代表理想的统治者。
  • 赬萍:红色的浮萍,常象征着故国的思念。
  • 吏部句:指的是文官的诗句,表示对文学的热爱与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宋代著名诗人,字圣俞,号清白,因其作品清新脱俗,深受后人推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怀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在零陵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情感纠葛。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宣州杂诗二十首》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故乡的浓厚感情。首句“传道零陵守”即引入了地理背景,说明诗人身处零陵,承载着对职务的责任和对故乡的思念。接着以“今亦诵无忘”表达了对文学和历史的深情追忆,显示出诗人在官场与文学之间的挣扎与平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班竹”和“赬萍”,不仅具象化了思乡之情,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这首诗的情感真挚,意蕴深远,既有对历史的敬仰,也有对生活的思考,充分展现了梅尧臣作为诗人的深邃与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传道零陵守:表明诗人担任零陵的官职,传授道理,体现了他对职责的认真态度。
  2. 兹亭暂解装:在亭子里暂时放下官职的束缚,表达了他渴望自由的心情。
  3. 分群同雁鹜:联想自己与大雁、野鸭一起飞行,象征着归属感和团体生活。
  4. 几日到潇湘:表达了对未来归乡的向往,渗透着诗人的忧伤与希望。
  5. 班竹思虞舜:竹子引发对虞舜的思念,隐喻着对理想统治者的向往。
  6. 赬萍忆楚王:浮萍让人想起楚王,暗示着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故国的思念。
  7. 殷勤吏部句:对吏部诗句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记忆。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意象,如“班竹”、“赬萍”都富含情感,营造了浓厚的思乡氛围。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历史的敬仰,表现出诗人对生活、责任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班竹:象征思念与对理想的追求。
  • 赬萍:代表对故国的怀念和情感寄托。
  • 雁鹜:象征群体生活和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虞舜”是指: A. 一位古代贤君
    B. 一位历史学家
    C. 一位军事家
    D. 一位诗人

  3. “班竹思虞舜”中的班竹象征什么? A. 象征快乐
    B. 象征理想
    C. 象征财富
    D. 象征勇气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宣州杂诗》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梅尧臣的表达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柔和,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家国情怀与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赏析与背景》
  • 《梅尧臣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初临 夏初临 初夏 夏初临 苦热简王参军 夏初临 初夏客庆元县 夏初临 四月十一夜迦陵用杨孟载韵 夏初临 平山堂看龙舟 夏初临 同学弟陈炳铮为余词谱吟诵曲,灌音纪事 夏初临 招隐 夏初临 本意 夏初临 陪徐方虎先生集冒青若深翠山房,时有校书绮云在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被坚执锐 不朽之功 鼓字旁的字 桑鹅 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立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金口玉音 瓦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河山之德 狂为乱道 活销销 从彝 走脱 剪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