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0:06
小窗成独卧,落月满残更。
双眼苦难合,孤灯耿自明。
林喧疏鸟梦,霜冷咽鸡声。
白发知多少,和愁夜夜生。
在小窗前独自卧床,月光洒满了这个残缺的夜晚。
双眼难以合上,孤零零的灯光仍然明亮。
树林里偶尔传来鸟鸣,清霜冷得让鸡声咽下去。
白发有多少,我不知道,每晚都伴随着愁绪而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白发”和“愁”常见于古诗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苦恼。
作者介绍:
金銮,明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孤独、愁苦等情感,风格清新而又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孤寂的夜晚写成,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感和对生命的思考,社会环境可能是明代的动荡和私人生活的压抑。
《独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寂静夜晚的孤独与烦恼。开头“小窗成独卧”,直接引入了一个寂静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的状态。月光的描写不仅给夜晚增添了诗意,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中间的“孤灯耿自明”更突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清醒,灯光的明亮与周围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提醒诗人自己内心的苦闷。
接下来的“林喧疏鸟梦,霜冷咽鸡声”,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鸟鸣与鸡声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隔阂。最后两句“白发知多少,和愁夜夜生”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白发象征了岁月的无情,愁绪的不断生发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沉重与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孤独与内心的愁苦,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落月”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彩虹
“双眼苦难合”中的“苦难”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失眠或心绪不宁
C. 身体的疾病
D. 经济的困境
诗中表现孤独的意象是哪个?
A. 小窗
B. 鸟梦
C. 白发
D. 霜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