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怀友》

时间: 2025-04-23 00:18:18

诗句

又见灵光劫后存,金陀遗事共谁论。

年时记得同游处,衰柳西风白下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0:18:18

原文展示:

又见灵光劫后存,金陀遗事共谁论。
年时记得同游处,衰柳西风白下门。

白话文翻译:

又一次见到那灵光在劫难之后依然存在,金陀的遗事又与谁人来讨论呢?
时光流逝,我还记得与友人一起游玩的地方,衰败的柳树在西风中,白色的帘子下的门口。

注释:

字词注释:

  • 灵光:指美好、灵秀的景象或智慧的光辉。
  • 劫后:经历灾难之后。
  • 金陀:指金色的佛塔,这里可以理解为佛教文化的象征。
  • 遗事:留下的事情或故事。
  • 衰柳:衰败的柳树,象征着时光流逝与生命的衰落。
  • 西风:秋风,常用来表现萧瑟的气氛。
  • 白下门:门帘是白色的,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典故解析:

  • 金陀:与佛教文化相关,象征着智慧与永恒。
  • 劫后余生:常用来形容经历过磨难之后的生存状态,表达对生命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孚尹,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在诗作中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往的追忆。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可能是在经历了一场动荡或灾难后,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与对往昔时光的追忆,结合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怀友》在清代诗歌中展现出独特的情感深度与意境。全诗以“劫后存”的灵光开篇,直接引入了生死与重生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反思与感慨。金陀的存在让人联想到文化与智慧的传承,似乎在提醒我们,即使在经历苦难后,仍有值得讨论与珍惜的事物。

接着,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同游的往昔时光,衰柳与西风的意象交织,带来了一种哀伤的美感,仿佛在诉说时光的流逝与友谊的变迁。这种对比的手法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白下门的白色帘子,象征着一种淡淡的清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一种清幽却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气氛。

通过对时间与空间的交错描绘,陶孚尹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过往的怀念,诗中流露出的情感真挚而细腻,使人产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又见灵光劫后存:再次看到经历劫难后仍然存在的灵光,表达出对生命和希望的珍视。
  2. 金陀遗事共谁论:金陀的故事与遗留的智慧,向谁诉说?
  3. 年时记得同游处:回忆起曾经和友人游玩的地方,表现出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4. 衰柳西风白下门:衰败的柳树在西风中摇曳,白色的门帘下显得冷清,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友人的缺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灵光”比作希望与智慧的象征。
  • 对仗:如“衰柳”与“白下门”,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衰柳与西风构成了诗人内心孤独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对友谊的怀念与对过往的追忆,表现出对时光无常的感慨,传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美好回忆的留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光:象征智慧与希望。
  • 金陀:代表文化与永恒。
  • 衰柳:象征生命的衰败与时光的流逝。
  • 西风:传达出一种萧瑟与孤独的气氛。
  • 白下门:象征清冷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灵光”象征什么?

    • A. 灾难
    • B. 希望与智慧
    • C. 友谊
  2. “衰柳”在诗中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生命的衰败
    • B. 友情的坚固
    • C. 美好的回忆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陶孚尹的《怀友》都表现了对友情的思念,但杜甫更加强调在动荡岁月中的忧虑,而陶孚尹则更侧重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陶孚尹及其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砚生雪夜见怀韵 栖贤寺 冬夜独坐 小孤山 闰中秋玩月 发德山 白马渡 舟过德山为留半日 复至德山 送福同年复宰关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美室 折文旁的字 德胜头回 酉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雄飞雌伏 父执 排调 走字旁的字 包含较的词语有哪些 卜字旁的字 托骥之蝇 浮泛江海 罪不胜诛 包含质的词语有哪些 嚣浮轻巧 基本工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