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仙花》

时间: 2025-05-07 06:51:05

诗句

澧兰沅芷若为邻,澹荡疑生罗袜尘。

昨夜月明川上立,不知解佩赠何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1:05

原文展示:

水仙花
澧兰沅芷若为邻,澹荡疑生罗袜尘。
昨夜月明川上立,不知解佩赠何人?

白话文翻译:

水仙花
澧水、兰花、沅水、芷草相邻,微风轻拂,仿佛生出罗袜上的尘埃。
昨夜月光明亮,我在河边伫立,不知道这花是送给谁的?

注释:

  • 澧兰:澧水上生长的兰花。
  • 沅芷:沅水旁生长的芷草。
  • 澹荡:形容水面波光粼粼,似乎轻拂起了尘埃。
  • 罗袜尘:指轻纱袜上的尘土,形容轻盈的感觉。
  • 解佩:解下佩饰,赠送给他人。

典故解析:

“澧兰沅芷”出自《楚辞》,象征美丽的自然。水仙花在中国文化中常与清雅、孤傲相联系,既代表自然的美好,也隐含了人们对情感的思考与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孚尹,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语言清新脱俗,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情与自然的和谐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以花为喻,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际情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水仙花》通过描绘水边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花的细腻感受和对人情的思索。开篇“澧兰沅芷若为邻”,将澧水、沅水的自然景色与兰花、芷草的清雅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接下来的“澹荡疑生罗袜尘”,不仅形象地表现出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还通过“罗袜尘”暗示了人们生活中的微小细节与情感的涟漪,传达出一种温柔的情感。

“昨夜月明川上立”一句,突出了夜晚的宁静与明亮,诗人在此时此刻的静谧中,感受到了一种孤独与思索。最后一句“不知解佩赠何人?”则将诗人对花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的情感探讨,显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对情感的渴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人际情感的无奈与思索,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深邃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澧兰沅芷若为邻”:描绘水边的兰花和芷草,营造出一种自然相邻的和谐美。
  2. “澹荡疑生罗袜尘”:通过水面的波光,表达出一种轻盈而细腻的感受。
  3. “昨夜月明川上立”:在明月照耀下,诗人静静伫立,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4. “不知解佩赠何人?”:引发对情感的思考,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罗袜尘”比喻水面波光的细腻。
  • 拟人:通过水面波光的描写,使自然景象显得生动。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水仙花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和对人际情感的思索,展现了一种孤独而细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水仙花:象征清雅与孤傲。
  2. 月明:象征宁静与思索。
  3. 澧水、沅水:代表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澧兰”和“沅芷”分别指什么? A. 诗人名 B. 水边的植物 C. 河流
  2. “昨夜月明川上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孤独 C. 欢愉
  3. “罗袜尘”在诗中用来比喻什么? A. 繁华 B. 轻盈的感觉 C. 灰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展现了在寒冬中梅花的坚韧,体现了孤傲与坚韧的情感,与《水仙花》中的清雅孤傲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陶孚尹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余秋晚 好事近(拟东泽) 塞寒曲 夜泊 拟长吉十二月乐辞 四字令(访友不遇) 霓裳中序第一·湘屏展翠叠 琵琶 夷则商国香慢(赋子固凌波图) 清平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鹵字旁的字 灵牙利齿 示字旁的字 东南竹箭 土枪 独乙 包含曾的成语 损缺 阜字旁的字 道貌岸然 耳言 包含睡的词语有哪些 曲线美 抟沙嚼蜡 缶字旁的字 假情假意 秃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